第七十五章 包大人(1/3)

二更到,求收藏,求票。


##


包拯的冷淡,並未打消朱世庸熱情,朱世庸不是不想拂袖而走,但他知道這位四十一歲的包拯在廬州當地是位傳奇人物,此君天聖年間便中了進士,論資格比自己老得多,現在多忍忍,以後沒準就多一條出路。


另外包拯可不止是廬州的名人,他中進士後在家賦閑十年,不惜推辭不就建昌知縣、和州稅官等官職,原因很簡單,父母在不遠遊,他給出的答案是要在家贍養父母。


這在推崇出仕入朝光宗耀祖的大宋是很少見的,包家老爺子倔強的要命,建昌縣太遠他不願隨包拯赴任也就罷了,僅僅一湖之隔的和州,老爺子也不願去,結果包拯老老實實的在家贍養父母十年,一直到父母辭世。


有其父必有其子,包拯這十年下來之後,忽然不想去當官了,包家家底殷實,平日裏關注民生,周濟百姓的事情沒少幹,日子過的倒也逍遙自在;可是鄉親們不幹了,包家親眷直係旁係的倒也罷了,周圍的鄉親們覺得好不容易才中個進士,如此荒廢實在可惜,於是天天堵住包家鬧,包拯的恩師和朝廷中自己同窗的故友們也紛紛來勸,包拯這才赴任天長知縣一幹就是三年整。


任期已滿,小小天長被包拯治理的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包大人鐵麵無私,偏又智慧超群,斷了不少難以解決的案子;官聲清正之名傳入朝廷,此番剛剛從京城吏部接受考授,並經人推舉升任端州知府之任,順路回廬州來,一來赴任時間還有月餘,二來省親一趟,會會親朋故舊。


但是剛剛回家才半日,便被這位廬州知府朱大人得知,巴巴的趕來扯談半日,包拯端了數次茶杯,此君視而不見,讓包拯極為厭煩。


包拯不喜歡官場上這種相互結交拉交情的行為,在他看來,當官的應該體察民情上唔天意,隻有將朝廷的恩典播撒萬民,又能為民辦些實事,才算是真正的盡到了職責,相互之間鑽營結交互送高帽的行為完全是不必要的。


特別是這位廬州知府的到來,包拯對此人有所耳聞,此君攀上京城某位政要,竟然從一個小小八品縣丞之職,數年間便被提拔為四品知府,雖則任上廬州沒出什麽大亂子,但在百姓們中間的官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