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二章 朝議(上)(1/3)

晏碧雲走後,蘇錦陷入沉思中,晏殊的反應確實讓人很意外,很明顯,晏殊不願意在此事上多做糾纏,當然證據上確實稍顯不足,光憑一兩個人的口供還不足以扳倒滕王。


蘇錦不信晏殊會將此事捂住,裝作不知情的樣子當個和事佬;晏殊的態度隻能說明,滕王的勢力超出自己的想像,以晏殊浸淫官場數十年的經曆來考慮,此事定然超出晏殊的能力範圍,他不是不想,而是不能輕舉妄動。


蘇錦決定,按照晏殊所說的,還是乖乖的認真讀書才是,趁著如今滕王等人恐怕暫且要收斂一段時間,好好的挨到科舉之後再說;如果連晏殊都不肯輕易的動手,自己還蹦躂什麽?洗洗睡了才是正理。


蘇錦收心養性開始苦讀詩書,京城中的晏殊倒是日子不太好過,自打晏碧雲的伴當將朱癩子秘密送達京城之後,晏殊已經數日沒有睡好覺了。


從朱癩子的口述和送來的兩份口供來看,滕王正在秘密策劃著些什麽,即便不能將他的行為定性為謀反大罪,但私養數千私兵,在應天府充當黑惡勢力的後台,也是極為危險的舉動,後者倒也罷了,養私兵的目的絕對的耐人尋味。


晏殊是官場老油條了,這麽多年能一直受皇上信任,身居派係爭鬥之間喟然不倒,司職朝廷要職,可不是憑的衝動和無腦,他憑借的是官場上的智慧。


該動則動,不改動則韜光養晦絕不輕易冒頭,這件事在晏殊看來還沒到動手的時候,謀定而後動,無完全之把握,絕對不能將此事公開提出來。


所以晏殊給晏碧雲去了那封信,其實那封信便是寫給蘇錦看的,這個愣小子,雖然聰明機變,但畢竟在大事上尚欠太多火候,萬一打草驚蛇引起反撲,便會白白丟了性命;而且此事須得秘密探聽聖上口風,誰也沒有權利和膽量將此事公之於眾。


鑒於此,晏殊單獨進宮求見皇上,以匯報財稅之名順帶向仁宗趙禎提及滕王,用以探聽皇上對滕王的態度。


晏殊道:“陛下,臣聞滕王在應天賦閑已久,皇族宗室中如滕王之聰明才智者甚少,皇上何不授予其官職也免得滕王爺日日閑遊,虛度了大好華年。”


趙禎微笑道:“晏卿家何出此言,難道你不知太宗遺訓,嚴令皇室諸王不得領實職參政麽?”


晏殊道:“臣自然知道,隻是臣聽了些閑言碎語,說滕王爺過於清閑,養了些清閑人等在應天街頭閑逛,惹了些是非,旁人因他們是王府之人倒也不敢多言;此事雖非滕王本意,但臣想畢竟關乎皇族體麵,究其因恐為賦閑所致,故有此言。”


趙禎沉吟道:“晏愛卿,這些話他人也曾向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