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八一章 大三元 (上)(1/3)

趙禎臨時出的這個題目著實教不少舉子撓破了頭皮,來殿試之前,各人也都曾做了些準備,想方設法打聽了一些以前皇上殿試的典故。


殿試初創於李唐武瞾臨朝之時,但正式定製卻是大宋開寶六年,那一年翰林學士李仿任貢舉主考,主持在東京汴梁貢院進行的全國會試。經過各場會試,共錄取進士、各科及第者三十八人。其中有兩人在召對時因“材質最陋,對問失次“而被黜落。


落第進士徐士廉擊登聞鼓,控告李仿“用情取舍“,要求殿試,以求公道。於是太祖爺下詔從落第者中選出一百九十五人和已中的三十六人,在講武殿進行複試,由太祖爺親自主持,結果又有一百二十七人及第,而原錄取的人中卻有十人落選。


張榜後,朝野大嘩,李仿降職。自此之後殿試遂成定製,大宋也逐漸確立了州試、省試以及殿試的三級科考之製。


而殿試隻考策問一項,一般也是在經典子集中擇出一段或者是一句聯係當今現實要求寫出策論文章來,再以文章論高下。


但今日趙禎臨時起意,並非擇古書而策問,乃是直接要大家針砭時弊提出解決辦法,這讓死腦筋的舉子們有些驚慌失措。


而且,這時代的讀書人一般都是眼高手低之人,死記硬背絕對沒問題,但一旦聯係現實,可要了這些不事稼穡兩耳不聞窗外之事的舉子們的命了,空白試紙發下來,二百多舉子倒有一半在紮耳撓腮不知如何下手。


蘇錦杵著筆杆子緩緩的磨墨,心中細細的琢磨:趙禎今日出此題看似是因自己胡言亂語而引起,實際上應該是他內心中積壓已久的想法,聯係到即將到來的親曆新政,蘇錦似乎明白了點什麽。


範仲淹的新政正是在趙禎的支持之下才實行的,時間也就是在明年,新政變革不可能是臨時起意,趙禎應該老早就在腦子裏考慮此事了,而此次殿試上之所以出這樣的題目,有可能是趙禎在收集新政的辦法,看將來變革之時能否用上。


想到這裏,蘇錦眼前一亮,立刻便想到了大學語文上的一篇文章,那是慶曆新政之前,範仲淹當著趙禎的麵寫的《答手詔條陳十事》說的便是未來變革的方向和手段,大受趙禎讚賞,最後以詔書形式推往全宋,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慶曆新政。


但蘇錦還是不敢動筆,倒不是他記不得文章的全文,而是他忽然想到了一個問題,那便是這篇文章寫出來的時間;如果範仲淹早已呈上《答手詔條陳十事》這篇文章,自己現在公然錄下,那豈不是個天大的笑話。


於是蘇錦又仔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