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四七章 烽火(一)(1/2)

大宋慶曆八年暨遼重熙十七年四月二十七,遼興宗耶律宗真親任天下兵馬大元帥,以北院樞密使蕭惠為右路軍統帥,皇太弟耶律重元為左路軍統帥,調集宮帳軍、部族軍、扈從軍共計七十萬餘,大舉向宋遼邊境的河東路,河北東西二路展開猛攻。


大宋任命範仲淹為主帥,韓琦、夏竦為副帥,從京師調集十萬禁軍東進,匯合邊境諸路三十萬大軍共計四十萬迎敵,由此拉開宋遼兩國生死大戰的序幕,一時間,東至乾寧渤海口,西至豐州西北長約數百裏的戰線上戰火紛燃,大宋東北三路頓時淪為人間地獄,百姓們流離失所,紛紛逃離南下。


大宋國內進入全麵戰備狀態,四條國道雖未完工,但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糧食物資沿著這四條大動脈源源從各州征集北上,發往戰場。


宰相晏殊奏請趙禎應允,以河北流民為民夫加固汴梁以北各州府工事,作為第二道防線,貫徹拖延時日,讓蘇錦大軍直插遼軍內部的策略。


於此同時,副宰相兼樞密副使蘇錦以鎮北大將軍之名,率西北軍二十萬進入夏境,沿夏遼邊境線一側迅速北上在龍州獲得夏國所借馬匹之後再無耽擱,經過十餘日的急行軍,抵達夏國東北重鎮可敦城。


大軍休整一日後,以潘江為統領王朝馬漢為副統領先鋒軍五萬騎兵疾馳出城北峽穀,來到漠北荒原上。


蘇錦率四萬騎兵為中軍隨後跟進,剩餘十一萬均為步兵,押解輜重糧草等物資跟上。


五月十五日,先鋒軍抵達賀蘭山口,過了賀蘭山口便是遼國的地界了,由於遼國主力南調,守衛山口大散關的隻有五千士兵,除了一千正規軍之外,另四千都是新募的扈從軍菜鳥;當晚,趁著夜幕的掩護,王朝率一萬騎兵突襲而至,隻付出百餘人的傷亡便將還在睡夢中的大散關守軍殲滅,由此打通了通往遼國國內的坦途。


當晚三更時分,蘇錦率軍來到大散關中,借著皎潔的月色,往山口東麵觀望,隻見一片白茫茫的大地,那是月光下一望無際的大草原,遼國西北,有賀蘭山蜿蜒圍擁,形成一片富庶的草原。


蘇錦回到主廳中,召集眾將商議進攻的方向,經過事先的準備,遼國境內的信息匯總成圖,倒是有一張軍用的草圖,隻是不大直觀,蘇錦撮土為山,擺盞為城,在大散關守軍的大廳地麵上複製出一個立體的地形圖,眾將拿著長樹枝站在周圍指點商議。


大散關以東是草原,但若順著草原往東便是進入遼國西京道大同府境內,而西京道南邊正是宋遼交戰的戰場,如果說直接從後側翼進攻遼國右路軍倒也是個辦法,蕭惠的二十五萬大軍麵對的是韓琦的西路軍十八萬,加上自己的二十萬大軍,應當能擊破;可問題是,西京道州府密集城鎮如織,行蹤很有可能即刻被暴露,也許還沒到達南方數百裏外的戰場,便會被蕭惠發覺,從而龜縮進城,或是抽調左路軍合力圍剿,到那時反而不妙。


蘇錦分析了利弊之後決定按照原計劃突襲上京乃是釜底抽薪之策,可問題是上京遠在千裏之外,自己隻有九萬騎兵,剩餘的都是步兵,趕到上京的時間是個問題,另外保密性也是個問題,如果花費時日太久,南方主戰場的壓力必然吃緊,一旦防線被突破到東京一帶,遼人便是九頭牛也拉不回來了。


蘇錦的眉頭擰成了一個疙瘩,這些問題他自然是會提前想到,但是卻沒有那麽多的時間給他來準備,戰馬不足這不是一時半會兒能解決的。


後軍統領是新進調任西北秦鳳路都部署的景泰,他提出了一個辦法:“大帥,可否分兵而進,騎兵先進,步兵在後協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