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師公,對不起~(3/3)

摟孩子媽,“臭小子呢?沒在你這兒?我以為你們娘倆在一塊兒。”


“跟著媽她們買喜糖去了。”


“……”真是什麽事都喜歡湊熱鬧。


隨同大人買喜糖,能沒有小包子嗎?這丫就是可樂的源泉啊。


“我喜歡這種,大白兔大白兔!”


糖店裏,小包子捧起一把大白兔奶糖,樂得見眉不見眼,“奶奶、姑婆!買這個!這個好吃!”


“我喜歡這個!”壯壯點名要透明玻璃糖紙包著的橘子糖。不僅個頭大,味道也好,圓不隆冬的就像一顆真橘子,每一瓣就是一顆橘子味的軟糖。


“好好好,都買!都買!你們覺得好吃的,咱們呀,都買下來。”曲太太笑眯眯地揮揮手,應得十分爽快。


孩子們激動地在喜糖鋪裏嘰嘰喳喳地轉悠起來,不時指著其中一種糖說“這個這個”,不一會兒,把各自喜歡的、以前沒吃過的糖果全都指了一遍。


曲太太說話算話,統統按照他們喜歡的買,有純奶糖、太妃糖、話梅糖、橘子糖、杏仁糖、花生糖以及造型別致的酒心巧克力等等。數了數,足有十幾種。


南城那邊婚慶喜糖一般都是按斤包的,往往在親朋好友吃完酒席返家時和其他煙酒等回禮一起送,以戶為單位,一家兩斤。喜宴上也會按人頭分一包半斤裝的小包喜糖。再譬如敬酒、鬧洞房時問新郎新娘討的喜糖也是半斤裝。腦筋活的,以至於一場喜酒喝下來,能說會道運氣好的少說能捧著五六斤喜糖回家。


至於峽灣這邊,早年可能是因為窮,一般都是按粒數分的,小包的16粒一袋,大包的24粒一袋,條件好並且客氣的主家,會包36粒一袋,但必須都得成雙成對的吉利數。


曲太太便跟徐秀媛商量兩種形式都來,反正多備點總沒錯。送完親友有的多,不還有孩子們嘛!


孩子們都豎著耳朵聽呢,聞言,頓時樂得牙豁子都露出來了。


他們還不太懂幾十上百斤的喜糖究竟有多少,但一聽他們挑的種類都要買,開心壞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