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挖祭祀坑(1/3)

武丁是繼商湯之後最牛逼的一位商王了,武丁有個妃子,叫做婦好,婦好的墓在上個世紀就被考古隊發現了。


考古挖掘時,位於安陽的十一座王陵已成空墓,不過婦好的墓卻保存下來了,出土的青銅器和禮器就不說了,最讓人疑惑不解的是婦好的墓中還有來自新疆的和田玉佩,數量更是達到了驚人的755件。


新疆距離安陽的直線距離超過三千公裏,加上繞過山脈和進入城鎮,距離更是難以想象,現如今,走高速的話,距離都超過了四千公裏,那麽,古人靠徒步和馬匹,是怎麽將新疆的和田玉運送到安陽的呢?


此時,我站在新疆的戈壁,冥冥之中覺得婦好墓中的和田玉佩和樓蘭人有關。


很快,我的猜想得到了驗證。


我們在滿是黃油的探坑周圍又發現了三個坑。


三個坑所屬不同的朝代,有唐三彩坑、有青花瓷坑、還有琉璃坑。


琉璃坑中還有一件鎏金三龍耳銀壺。


看著一地的古董,姚師爺也想不明白,他道:“西周之前的古墓,有地宮,有陪葬坑,也有祭祀坑,假如咱們挖到的是祭祀坑,那這些東西的年代跨度如此廣,怎麽回事?”


沒有人說話。


姚師爺看著我道:“許多,你腦子活泛,你怎麽想的?”


“商朝後人祭祀先祖,曆朝曆代都有商人過來祭祀。”


姚師爺指著鎏金三龍耳銀壺道:“這個怎麽說?”


鎏金三龍耳銀壺確實沒法解釋,在封建王朝中,龍是帝王的象征,也是帝王禦用的圖案,不說尋常人,就是太子的官服,都隻能用四爪蟒作為繡圖,要是用了五爪龍,恐怕太子剛出府門,皇帝老子的刀就得架在太子頭上。


我猜想姚師爺的想法和我一樣,隻是他不相信是這樣的結果。


姚師爺又問了我一遍。


我咽了一下口水小心道:“官祭?”


三個祭祀坑,第一個坑是唐朝的三彩陪葬品、第二個坑都是元青花,第三個坑都是清朝皇室的器具,看器型和品相,符合雍正官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