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良渚文化(1/2)

先說華夏文明,堯舜禹,夏商周。


我們自盜墓以來,一直圍繞的就是先秦古墓,可並沒有發現什麽長生。


在山東時,聽張浩的意思,不想讓我們再盜先秦的墓了。


以張浩所處的位置來分析,醫藥公司可能對在華夏文明中找長生不抱有希望了。


所以,我們暫時不能再找華夏的先秦古墓了,要是想要,也得避避風頭再說,畢竟戲台子上的血跡還在呢。


再說說良渚文化。


有學者認為良渚文化建立了華夏最早的國家——良渚古國。


後來良渚古國遷徙至河南,建立了夏朝。


為啥會有這種說法?


因為良渚文化突然消失了,曆史學家找不出原因,隻能用文化融合來解釋。


在我看來,三個文明中最有可能存在長生的是錢塘江流域的良渚文明。


為啥?


因為良渚文化是一個以玉文化為主的文明。


在其他上古文明中,無不大力發展農業,想著怎麽填飽肚子,隻有良渚文化是個特例,良渚人大力發展玉器製作技藝,尤其是玉琮。


玉琮古代人們用於祭祀神祇的一種禮器,良渚人不想著怎麽種糧食吃飽飯,而是天天研究祭祀天地的玉質禮器,這一點讓人難以理解。


難不成真是為了長生?


漢朝時期的金縷玉衣,當時的人們相信,玉衣能保持肉身不腐,待到時日能死而複生。


兩個因素一結合,再聯想多玉的新疆,我隱約覺得長生和玉器有關。


我和他倆說了我的想法,想要找長生,可能得去良渚文化。


四驢子聽我說完,表情和便秘似的,他砸吧嘴道:“良渚文化?在哪呀?”


“先去杭州唄。”


趙悟空激動道:“杭州好,去杭州,找三叔。”


四驢子伸手打斷了趙悟空,疑惑道:“不對勁呀,狗哥,我沒想明白,古文化遺址,有啥?”


“可能有長生。”


“不是,我的意思是,咱們能挖出來啥?”


“玉器唄,良褚文化主要是玉器,對了,還有祭壇呢,可能是古人用於玉器擺陣,祭祀天地,找到個祭壇,挖出來的東西也夠咱們逍遙一段時間的了。”


說完,我心裏咯噔一下。


用玉器擺陣祭祀天地,再聯想到封神榜,哎?良渚人會不會羽化成仙了呢?


四驢子道:“等會,你就告訴我,玉器和青銅器哪個值錢?”


“相對而講,還是青銅器,青銅器的市場更大。”


“對呀,你想想,姚師爺刨了半輩子紅山文化,挖出來的玉器能值幾個錢?有咱們挖的商周墓值錢嗎?”


趙悟空道:“我想去杭州,找找三叔的鋪子。”


四驢子咬牙道:“去,你現在去一邊,躺下,趕緊死了,別喘氣了。”


“那咋了嘛,三叔是當代盜墓界的精神依靠,是我的啟蒙老師,是......”


“趕緊去死,立刻馬上。”


趙悟空氣得幹瞪眼。


我接話道:“大過年的,說什麽死,去杭州也行,周圍玩一圈,烏鎮啥的。”


四驢子認真道:“不對,古文化遺址,風水沒有用,也沒墳包,咱們怎麽找?在江浙滬包郵區挨個地方下探鏟?不被雷子點了才怪。”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