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民國馬幫(1/4)

看了照片,許某人心中大喜,詢問道:“老大爺,您祖上是跑馬幫的嗎?”


“那你看,我太爺爺,不到三十,就有60匹馬了,是漢中地區最大的馬幫,外地馬幫想路過漢中,那得先帶著禮物來拜門。”


我聽明白了,這是個多才多藝的隊伍,有貨物就是馬幫,沒貨物就是響馬。


張喜順得意道:“要是按照你們東北的規矩,你們還得叫過一聲垛爺呢。”


我起身恭敬一拜,拱手道:“拜見張垛爺。”


張喜順一時間有點激動,眼睛裏有點汪水,四驢子想說話,我對著他搖了搖頭。


如果是馬幫中人,我們不能隨便說話,既然張喜順願意被稱呼為垛爺,那咱就捧他唄。


馬幫有一套自己的語言,也就是黑話。


馬幫的黑話並不像土匪黑話那樣,而是有一些禁忌,比如不能說危險、翻車、敗了、虧了、豺、狼、虎、豹等一些詞匯,更不能提及路途凶險等話題。


要不然,馬幫的垛爺會發怒,壞了規矩,弄死在路上都沒有管。


在東北,馬幫管事的叫做垛爺,南方有些馬幫稱呼管事的為鍋頭,鍋頭培養的接班人叫做二鍋頭。


別看隻是個趕馬幫拉貨的辛苦行當,那垛爺可是門前貴客,得好生招待。


為啥?


因為垛爺多多少少和當地的土匪有關係,也就是土匪能賣垛爺的麵子,留下點買路錢,馬幫能順利通行。


所以,垛爺也是也是土匪的馬眼子,就是眼線的意思,有時候風緊,土匪不能下山,生活物資還得靠馬幫提供。


如果哪個商號怠慢了垛爺,那垛爺在土匪耳邊吹吹風,土匪的買賣就來了。


理論上來說,馬幫也是江湖幫派中的一個大幫,走南闖北見識多,隻要錢到位,那是啥地方都敢去。


張喜順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