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木頭箱子(1/2)

故事發生在光緒三十二年,也就是1906年。


張喜順的爺爺張德本也生活在這個村子裏。


那時候日子更不好過,張德本隻有祖上傳下來的三間破土房,沒有半分地。


家裏沒有地,張德本向八百裏秦川討生活,也就是打獵,打點山雞野鹿之類的野味,然後拿到城裏的酒館去賣,換點錢買點苞米麵子過活。


話說在那年春日,村子裏來了一群人,有大鼻子洋人,還有衣著華麗的京城人,看起來不是當官的也得是個生意人,反正不像是種地的,個個腰間別著火器,看起來十分威風。


這群人領頭的是個六十多歲的矮胖老頭,自稱孟老三,人稱孟三爺。


孟三爺說他們想進山,在村裏的裏正推薦下,孟三爺聽說了身為獵人的張德本。


來到張德本家,孟三爺說了目的地,張德本想都沒想就拒絕了。


漢中地區的深山,可不是隨便能進的。


所有人都知道深山裏麵獵物成群,可老獵人都不敢進去,一是沒有路,二是容易出不來,高山陡坡,稍微一個不注意,非死即殘。


那個年月,身體健全的人都有餓死的呢,更別說摔殘疾了。


於是,張德本以家有老母為由,拒絕了。


孟三爺沒說什麽,隻是微微一笑。


當天晚上,孟三爺讓人送來了二百兩白銀,油燈的光亮在白花花的銀子上跳動,直接讓祖孫三代看傻眼了。


別說祖孫三代,就是祖宗十八代也沒見過這些銀子。


張德本心裏也尋思了,自己爛命一條,死了就死了,不過一家老小能過上錦衣玉食的富貴日子,這買賣絕對值。


張德本心一橫,答應了孟三爺。


孟三爺拿出一張羊皮老地圖,上麵有山川形狀,張德本大字不識一個,哪看得明白地圖,都是孟三爺一點一點形容。


反正就是要找一座看著有點像圓南瓜的山。


八百裏秦川,找一座像是南瓜的山,談何容易,張德本帶著孟三爺一行人進進出出,兜兜轉轉三個月,也沒找到南瓜山。


這時,孟三爺才說實話,羊皮地圖是秦朝時期的物件。


張德本頓時灰了心,別說秦朝,就是明朝時期的山,現在也變了樣,風蝕雨蛀加上山體滑坡,地形地貌早就改變了。


可孟三爺是鐵了心要找南瓜山,不僅又給張德本一筆錢,還雇了三十多個腳夫,不停地往山裏運輸木材,搭建落腳的木屋。


這一折騰就是兩年多。


隨著木屋越建越多,張德本進入山林也越來越深。


終於,在兩年後的一個夏日,他們發現了一個類似於南瓜的山頭。


大鼻子洋人用炸藥炸出來一個山洞,眾人一看,頓時傻眼了,裏麵都是拳頭大小的馬蹄金,旁邊還有幾十口大箱子,鴿子蛋大小的珍珠堆得都冒尖了,串珠寶的繩子都爛沒了。


尋常人哪見過這麽多好東西,腳夫們蠢蠢欲動,孟三爺直接拔出槍,把張德本一行人趕出了山洞,讓他們等。


眾人從白天等到了黑夜,又從黑夜等到了白天,一直到了第二天下午,孟三爺才走出來,讓他們去搬東西。


此時,山洞裏多了一個大木箱子,木箱子的長寬和棺材似的,隻是高度要高一些,得有一人來高。


我們正聽得出神,張喜順卻不說話了,他摸出一支煙,自顧自地抽了起來。


我們仨互相看了一眼,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