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蒸汽時代(三)(1/2)

一開始的火車李峰是打算用來運貨物。但後來又想到,不如就再加裝幾個車廂,用來做貨運。


這樣一來就可以做到人貨兩運。但李峰又考慮到可能馬力會不足,於是就做了一輛雙頭火車。


一個車頭在前麵拉一個車頭,在後麵推,反之亦然。


眾人們收到消息說,以後火車開放運客,都高興不已。


在從前,許多人未曾出過遠門。因為每次出遠門,就好像經曆了一場大戰。


古代不少人要出一次遠門,都相當於經曆一次生死大考驗。因為他們的交通手段十分落後。


條件好一點的,可以通過乘馬車和條件差的,那也隻能是步行。但李峰開放了火車乘客令後,許多人都嚐試著要去遠方看看。


李峰看著每天車站裏人來人往,不禁想:看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詩和遠方。世界這麽大,每個人都想要去看一看。


我有必要加快鋪設速度,爭取盡快在全國各地建立火車網絡。


火車不像馬一樣需要休息,它可以24小時不停的運轉。在以往,或許要走上一個月甚至數月的路程。現在在火車的腳下,不過是用一個星期都不到的時間便完成了。


火車的出現加快了各地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因為經濟的交流,再加上李峰的政策支持,各地的貧富差距開始縮小。


一車接著一車的煤炭,不停的運往皇城。一車又一車的鐵礦相繼而來。鋼鐵的產量隨著原材料的增加而提高。


以前,李峰許多想法都因為缺少鋼鐵而無法實現。但是現在鋼鐵的產量足以支撐他的野心。


接下來就是一個蒸汽機的大時代。李峰把蒸汽機和船結合在一起,就製成了一個蒸汽快艇。


這個快艇要比帆船的速度快上數倍,有這樣的船出現,足以支撐他更快的去到大洋彼岸。


而且體積較小的快艇能夠實現快速登陸。例如,攻打一些大江大河對岸的城市,汽艇的速度十分利於渡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