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收獲巨大(2/3)

總統職務。


然後這出鬧劇的重點人物,我們可愛無比的‘辮帥’張勳將軍,因為手裏緊緊捏著段祺瑞政府和督軍團同意複辟的把柄,所以段祺瑞也不敢拿他怎麽樣,隻是在全國民眾的麵前做了一下表麵文章,對張勳發了通緝令,但一直沒有緝拿的行動。


張勳複辟失敗後,熱衷於複辟的保皇派元老——康有為先生特地為這次事件寫了一首詩,詩曰:圍城慘淡睹龍爭,蟬嘇聲中聽炮聲。諸帥射王敢傳檄,群僚賣友竟稱兵,晉陽興甲何名義?張柬無謀召喪傾。信義雲亡人道絕,龍祣收影涕沾纓。一首詩不但準確的表達了他對這出鬧劇中,牛鬼蛇神紛紛露麵爭奪利益的現象感到鄙夷,同時也是作為滿清忠臣的他通過這出鬧劇深深的認識到滿清不可能再上台掌權的無比失望。


實際上,張勳複辟這出鬧劇的本質並不是我們表麵看見的所謂的封建王朝保守勢力——也就是滿清王朝對中華民國——新興民主勢力的反撲。其實張勳進入京城,本來就是應段祺瑞的要求過來調節他和黎元洪的“府院之爭”,所以他進入京城之後並沒有複辟的意圖,但是他這個人太過耿直,也就是憨厚,很容易被別人忽悠,最後也是被段祺瑞誘導了,然後組織了這場鬧劇。


這出鬧劇實質是民國各個軍閥和民主人士黨派為主的政治力量借著反擊複辟的名義,堂而皇之的私下進行的一場肮髒的、無恥的為了瓜分政治利益而展開的較量和博弈。這也是為什麽段祺瑞不敢抓張勳的緣故,他就是張勳複辟的主要推手,他害怕張勳狗急跳牆之後會把事情揭露,從而讓全國人民看見他們醜陋的麵孔。


盡管張勳迅速失敗,但這場複辟鬧劇底下藏著的黑手——所謂的利益集團並沒有隨著張勳的身敗名裂而收斂他們可恥的行徑,反而踏著張勳失敗的台階,從而獲得了更大的利益,一步步走走上民國的政治舞台。


但是這一切已經不關馮庸和他爹馮德麟的事,收刮完京城城財富的他和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