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研發的MG42式7.92毫米通用機槍,這款在二戰時被稱作‘撕裂者’的機槍可以說是最好的機槍。
這款機槍最大的特點就是如果使用兩腳架,配備75發彈鼓就可以被當作輕機槍使用,跟隨班排作戰;如果使用重機槍的三角架,配備300發彈箱,就可以作為重機槍使用,成為營連的支援武器;如果裝上裝甲車輛,它可以當作車載機槍。
它的射速遠遠超過輕機槍,並且不遜色於二戰時候的任何一款重機槍,甚至還能被當作防空機槍使用。相對於其他機槍的外形,MG42式7.92毫米通用機槍可以說是若幹鐵片和一根鐵管的拚湊物,這也就意味的他的製造極其簡單,采用金屬衝壓工藝製造,不僅節省材料和工時,也更加緊湊,這對於現在的中國來說無疑是最適合的武器。
雖然馮庸能夠簡單畫出他的樣子,但是交給兵工廠設計製造又是兩碼事,所以隻能耐心等待了。
由於德國的大力支持,福建火炮製造廠不單單能夠製造80mm迫擊炮、75mm速射炮,還能夠製造105mm榴彈炮,雖然這些火炮都不算什麽重炮,但是在中國戰場上已經足夠了,並且對上日本,有馮庸進口的五十門1902年150mm重型野戰榴彈炮,也可以保證不弱於人。
雖然在各個兵工廠麵前,福州彈藥生產廠是最沒有技術含量的廠子,但它卻是最有用、最需要的兵工廠,現在這個彈藥生產廠能夠年產子彈月產子彈五千萬發、手榴彈三十萬枚,80mm迫擊炮彈五萬發、75mm炮彈八千發、105mm炮彈五千發、150mm炮彈一千發,迫擊炮彈是因為製造簡單,所以才能生產這麽多,其他的就有點夠嗆了,總量的話比起各國來是慘了點,要知道德國一個月在戰場上都消耗了各種炮彈數十萬發,英美就更不用說了,美國直接就是士兵戰鬥素質不行沒關係,我用炮彈先把戰場犁一遍。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