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戰將’——吳佩孚將軍,居然在一個月不到的時間打到衡陽。
那個時間段,全國報紙都是一個口吻,‘中央政府曹將軍率領部隊勢如破竹,打得叛軍毫無還手之力’。
話雖然有點誇張,但的確是事實,從直係北洋軍反攻以來,連續擊潰湘桂聯軍,打得所謂的湖南護法革命聯軍別說鋒銳了,連命都不知道能不能保住。
這種局勢下,他們還會有士氣嗎?最後造成的結果,就是逃兵、潰兵擋都擋不住,就連號稱所有軍閥部隊裏,戰鬥意誌最強悍的桂係都出現了逃兵。
陸榮廷也沒有辦法,還能怎麽樣,湖南基本在直係北洋軍的控製底下,隻有永州,或者說隻有藍山、雙牌、寧遠、新田、道縣、江華、江永七縣還在他們手裏。
不過,在收到福建陸軍進攻廣西的消息之後,陸榮廷再也坐不住了,還防什麽北洋軍?大本營都沒了,還怕什麽?現在就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了。
於是他索性把七縣全送給湘軍,其實就是送給北洋軍,那些比巡防營戰鬥力都不足的湘軍,能頂得住凶惡的直係北洋軍?當然不能。
但是,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破釜沉舟,進軍桂林的舉動,早就被馮庸知道了。他前腳剛走,後腳盤踞在廣東韶關的福建陸軍第二師,立馬就從連州出發,掌控了七縣。
於是永州這個位於湖南西南部,五嶺北麓,湘粵桂三省區結合部,自古便是華中、華東地區通往廣東、廣西、海南及西南地區的交通要塞,素有“南山通衢”之稱的地方就徹底掌控在閩軍手裏。
要知道這裏是湖南唯一與兩廣接壤的地區,也就意味著,無論是從湖南出,還是進湖南,都得從這過。
就這樣被掌控在福建方麵手裏,可以預想,現在的閩軍進可威脅湖南,退可扼守永州,占據有利態勢。
有人歡喜有人愁,而曹錕就是那一位皺眉頭的人,他早在四月底就已經完全整合了麾下和湖南方麵的部隊,並且建立統一的前敵司令部。
可以說,現在的湖南就是他的一言堂,誰來都沒有用。
但是,所有人的心中都有一個疑問,那就是他為什麽要在原地止步不前呢?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其實曹錕是故意在衡陽停留的。
就是不徹底掃除陸榮廷的勢力,人家說‘養寇自重’,這也沒錯。為什麽曹錕會有這種想法呢?
一方麵,是因為北洋政府在皖係段祺瑞的控製下,絲毫不顧曹錕、吳佩孚等直係的戰功,赫然把湖南督軍兼省長一職授予皖派嫡係張敬堯,這就撕破臉了。
另一方麵,是因為廣東局勢越來越緊張,不但瓊軍龍濟光在粵西南攪得天翻地覆;就連一向保守的江西督軍陳光遠,也忍不住出手了。
這可不是小事,陳光遠在江西這個富饒之地,經營多年,錢糧不缺,那就意味著他能夠養得起大把的軍隊。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