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防守嚴密(2/2)

久,思鄉愁緒就會在士兵中爆發,別說戰鬥力能不能保持了,就是嘩變也未可知。


而第三師也沿用了第三鎮的選人標準,不局限於一省之地,麵向全國,所以他們的部隊無論在全國哪個地方打仗都可以最大限度的維持高戰鬥力。


最為輝煌的戰績,莫過於湖南一戰了,以北洋新虎-吳佩孚為首,連日不休,不顧兵力、後勤劣勢,不斷進攻,打得護法軍包括桂係節節敗退,強軍之名瞬間傳遍全國。


至於小毛河陣地,福建陸軍第五師第一團沿著小毛河,挖掘了前後各三道戰壕,這樣就構成了一個戰壕網,縱橫交錯的戰壕可以說延緩了敵人的進攻速度,有利於抵禦敵人的進攻;而且四通八達的戰壕讓我軍步兵能過迅速支援前線戰鬥。


不過這樣的工事在福建陸軍眼裏不過是最簡陋的,無非是戰壕加鐵絲網,絲毫沒有特點可言。其實這樣說也沒錯,陣地所有工事都是就是取材,就連機槍陣地都是由簡單的泥土堆袋構建的,一團指揮部也是土木結構。


要知道在歐洲戰場,每一個陣地都搭配了幾十個、上百個水泥築成的永久性工事,也許這些工事隻需要堅持十幾分鍾,但他們還是要求工事至少能抵擋兩百五十公斤炸彈的攻擊。


當然這也是因為對付國內軍隊,所以防禦工事簡單點也夠用,中國的軍隊的戰術還停留在一戰以前,完全不知道重機槍、鐵絲網的搭配有多麽恐怖。


其實,縱觀整個亞洲,無論是那個蘇俄還是小日本都還是十幾年前的密集衝鋒,根本無戰術可言,更別說全心全意學習日本的北洋軍了。


根據桂林一戰的資料來看,深受法軍影響的桂係,不但裝備了大量輕重機槍,就連戰術戰略也相對的有些變化,總體來說要比北洋軍強不少。


說實話,全世界隻有歐洲那些激戰的強國軍隊,他們真正才能得到福建陸軍的重視。


雖然他們的戰術戰略在福建陸軍看來,隻比日本好一點,但是萬丈高樓平地起,福建陸軍這種先進的防禦戰略完全是在歐洲塹壕戰的基礎上演化出來的,萬變不離其宗。


在這一方麵,歐洲列強是先驅者,要知道人的學習能力是地球所有靈長類動物中,最為恐怖的,如果被歐洲列強看見了這些戰術,在短時間內就能逆向推演出來。


事實證明福建第五師師長郭盛的囑咐完全是多餘,第一團團長彭大勇表麵粗魯,其實內心還是很細膩的,為了讓曹錕和蕭耀南的部隊來送死,他特地下令留住小毛河上的那座橋。


並且將這座大橋作為重點防禦的地方,在我方橋頭構建了用沙袋堆築的機槍火力點,以此來吸引北洋軍前來奪橋,從而給他們造成重創。


在接近橋頭陣地的一處樹林,設下迫擊炮陣地,隨時為橋頭陣地的守軍提供充足的炮火支援。


毋庸置疑,這座橋絕對會成為一個小型‘絞肉機’。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