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軍的神經。
要知道曹錕的第三師在和桂係對戰的時候,三百米開外,桂係機槍給他們造成的戰損,就是十之五六。
這點傷害隻能是給邊上殘存的北洋軍信心,一種自覺是命運之子的盲目以為。
子彈不斷擊中北洋軍士兵,“嗤!”7.92毫米口徑的子彈並不能穿過人體,相反他會對人體造成很大的破壞,出血量幾乎是6.5口徑子彈的兩倍。
北洋軍的浪潮中,到處都是被擊中的士兵,隻要一個被打中,子彈就會‘噗!’的一下,在人體內組織翻滾,然後鮮血四濺,濺射到周圍十幾個士兵臉上、身上、手上。
在戰場之內,鮮血是最好的催化劑,瞬間一股血腥味彌漫在陣地四周,隨之蒸騰得是殺戮氣息,更營造出一種沉悶、凝重的氛圍,尋常人站過去,不到一分鍾就會感覺不適。
但是對於身經百戰的北洋軍士兵來說,他們不會,因為他們的身體已經記住了這種感覺,這種無比美妙的快感,督促著他們不斷向前,向前逮住敵人,狠狠的用手中的刺刀,在他們身上紮出一個個血洞,
血腥味越濃鬱,他們越愉悅,不過這種感覺是建立在無數屍體上的,這算是一種戰爭綜合症。
屍體與死亡對於普通人來說,是恐怖、是邪惡!但對於他們來說,不過是家常便飯。
不夠!遠遠不夠!這些北洋軍還沒有徹底瘋狂,隻要遭受一次重大打擊,他們就會立馬脫身而出。
一團長彭大勇看著望遠鏡裏那些北洋軍,一個個好像很輕鬆,並沒有一點重視。
可見這三分之一的火力根本就無法打動他們,甚至在他們眼裏,那就是小菜一碟。
要知道,為了勾住北洋軍,一團隻動用了三分之一的輕重機槍,迫擊炮、衝鋒槍都沒有出手,隻有步槍手和精確射手肆無忌憚的開槍,畢竟他們的射速限製了傷亡。
在北洋軍強大的人數優勢麵前,福建陸軍造成的傷害隻是滄海一粟。
不難看出,北洋軍一副遊刃有餘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