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措施對於控製者來說也是一柄雙刃劍,有利也有弊,好的一麵就是容易上層人物控製下層人物;不好的就像現在,錯誤的引導使得北洋軍士兵一味的保命,蕭耀南的指揮對他們來說根本沒用,正所謂偷雞不成蝕把米就是這樣!
“安靜!想活命的都朝對麵開槍,現在這裏上萬人,一人一槍就能把對麵的敵人打成篩子,殺死他們,我們就可以衝出去了!”
或許是這種空口白話在如此混亂的環境中沒有威懾力,蕭耀南瞬間從警衛手裏接過一隻漢陽造,“嘎!”拉開槍栓,“吱!”壓上子彈,左手抓著槍身,朝前方瞄準,右手手指輕輕勾動扳機,“砰!”的一聲,子彈瞬間不見人影。
當然,沒有想象中的慘叫聲,因為蕭耀南隻是隨手開了一槍,給手下這群烏合之眾做個樣子,其實就算他認真瞄準,這麽黑的情況下,人都看不見,他自然打不中。
這一槍引領著潮流,可以說效果非常好,所有的北洋軍士兵在槍聲響起的時候,瞬間抓住自己手裏的槍,或者肩上的槍,拉槍栓、壓彈、擊發這已經成為他們的本能了。
也就是俗稱的肢體記憶,“砰!砰!砰!”雖然沒有井然有序,也沒有像機槍一樣“噠噠噠!”,富有節奏感,可是上萬人陸陸續續的槍聲在這黑夜裏造成的動靜也不小,至少聽起來很嚇人。
實際造成的效果幾乎為零,他們的子彈都不知道打哪裏去了,大半都是槍口上挑,子彈朝天而去,還有槍口朝下的,難道是射魚?這就有點看不明白了。
至少偵察連兩百來號人毫發無傷,雖然這功勞可以記在北洋軍身上,但是也不得不說他們提前挖掘的壕溝還是起到很關鍵的防護作用,露在地麵上的僅僅是頭,所以除非敵人緊貼著地麵放槍,否則絕不可能會傷到他們。
這算是福建陸軍防禦作戰的精湛之處,不管什麽時候,什麽地點都要修築防禦陣地,就算隻是一條簡陋的壕溝。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