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七章:你傻?還是我傻?(2/3)

在的行軍速度簡直就是光速,可見美國佬的奸詐,不見兔子不撒鷹。


第三次進攻,日耳曼騎士不負眾望,連續突破高盧雞數道防線,占領蘇瓦鬆,馬蹄再一次馳騁馬恩河邊,俯瞰37公裏外的巴黎,若是讓他們得逞,恐怕高盧雞都沒窩生蛋了。


於是高盧雞與‘海盜’組成的聯盟,用盡了畢生之力,才勉強抵擋住日耳曼騎士的長槍。


顯然,德國人並沒有完成戰略目的,也沒能殲滅英法聯軍主力,但是他們又扔下了十三萬具屍體。


而德軍並不死心,並且堅持不懈,試圖組織第四次進攻,將自己在亞眠和馬恩河的防線連接起來,改變以往長線攻擊的戰略,縮短戰線,集中兵力於一點,威脅巴黎。


也正是因為如此,德國人才會再一次找到東南政府,不然以他們那尿性,怎麽可能向弱小的黃種人低頭呢?


或許也正是這場聲勢浩大的進攻消耗了德國最後一點元氣,所以現在不得不把求援信息都發到馮庸這裏了,馮庸對於德軍的失敗還是很有感觸的。


如果不是在上半年,德國發動對蘇俄的作戰的話,或許德國能贏這場戰爭。


要知道東線戰場足足近百萬的德軍精銳,一旦解放出來,西線的英法聯軍哪裏能夠抵擋得住,恐怕在美國還沒到來之前,英法聯軍就全部被趕下英吉利海峽了。


他實在想不明白,蘇俄自從十月革命之後,就陸續和各國接觸,蘇維埃政府還專門頒布了由列寧同誌起草的《和平法令》向主要參戰國家發出倡議。


‘別打了,咱們坐下來談一談!’這句話更是被紅色北極熊掛在嘴邊,希望能夠達到不割地、不賠款、公正民主的真和平。


而列寧也不愧是千年難逢的領袖,睿智而仁和,在他的領導下,蘇俄政府試圖單獨和德國議和,一個想結束兩麵作戰的境遇,一個想結束戰爭轉向國內,這不正好!


所以從去年12月開始,大家就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