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章:無言的默契(2/2)

觀音’。


這種苦中帶甜的飲料,毫無疑問,比那濃鬱的咖啡,更適合他這種五十幾歲的老人。


然後緩緩說道:“元帥可看完這封電報?覺得如何?”


興登堡抿了口茶,慢慢說道:“不知皇帝陛下以為我國現在的局勢如何?”


威廉二世不知道他是什麽意思,說道“我國現在正處於守勢!”


“何止是守勢,陛下對我國局勢看得太樂觀了,經過上半年的戰役後,我軍迫不得已采取防禦戰爭。


其實這隻是英法在等待美國援軍的到來,想要一舉殲滅我軍,不然我軍,哪能這麽悠閑的布置好防守陣地,對麵的美軍已經匯集了三十萬,人數還在不斷增加。


如果等他們開始進攻,我軍現在的齊格飛防線都未必抵擋得住協約國軍隊的攻勢。


正如東方的那個馮少帥所言,我軍的失敗是必然的,隻是時間早晚而已,如果我國還想崛起,不妨答應他的條件。”


其實這些東西,威廉二世並非完全不知道,就比如美軍冠絕世界的火力使得他們在進攻防禦陣地時候,毫無疑問擁有巨大優勢。


而德軍如果僅僅是戰場不利還好,但是德軍因為連場大戰,戰備物資已經不足,武器裝備也略顯窘境,光靠德國的兵工廠已經無法滿足需求。


他們不像英國,殖民地遍布世界,所以根本不擔心戰略物資,更何況現在有美國這個生產大國給他們提供武器裝備,簡直是源源不斷。


更重要的是,德國內部的布爾什維克思想彌漫非常迅速,這讓他不得不防,要知道這所謂的布爾什維克整垮了數百萬沙皇軍隊,就連沙皇都被他們殺了。


作為德國曆史上並不遜色於他父親的皇帝,威廉二世並不是一個乾綱獨斷的‘獨夫’,他在吸取屬下意見這方麵,顯然並不遜色於威廉一世信任俾斯麥。


所以興登堡的話,讓他陷入沉思,‘到底值不值得?’在激烈的思想碰撞下,為了德國的未來,他還是同意簽訂這份合約,並且暗地裏下了個更瘋狂的決定。


等待在福州大帥府電報室的漢斯,接到德國發來的回電之後,立刻就轉告馮庸了。


於是,在1918年六月二十日,德國與中國東南自治政府簽訂了《德國與東南自治政府秘密條約》簡稱《南華密約》。


這份秘密條約規定:德國無條件將占領的蘇俄領土上的各種工廠設施轉交給南華政府,並且將克虜伯公司、蔡司公司、日耳曼尼亞造船廠的各項先進技術與南華共享。


威廉二世默許興華集團在德國招聘技術人員的行為,要知道,這樣做,無疑是將人才送給南華政府,可他不在乎!


南華政府需要付出的就是,承擔這些德國在華人員薪金。


不過威廉二世和馮庸的明白,甚至心照不宣,德國付出的這些不僅僅是交好,更重要的是,德國在為以後做鋪墊。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