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而拯救中華民國,可他們沒有想到引狼入室的後果。
蘇俄的勝利象征著我國另一個敵人的強大,這給我們帶來的隻是危機和苦難。
文人有風骨,可是他們的骨氣沒用在正道上,隻有強大的軍隊才能保證國家的利益。
虛頭八腦的那些有用嗎?天天喊著救國救民,喚醒國民,有用嗎?沒有!
空口說白話,誰都會,街頭彈唱的藝人更厲害,隻有實踐才是成功的基礎。
相比於這些天天在報紙上扯七扯八的文人,那些個軍閥也許更好,例如閻錫山、唐繼堯、張作霖等等。
盡管他們掀起戰亂,可這都是為了國家一統,他們的治下,民生比清末要好上不知道多少。
軍隊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民生發展,就好比原本日已凋零的民族工商業,在現在這個軍閥林立的時候,反倒出現增長,這難道不是一種帶動嗎?
曆史的車輪依舊前進,馮庸的存在更加堅定了段祺瑞的‘武力統一’政策,原本反對的直係軍閥也在一連串的失敗下醒悟。
沒有強大的軍事實力,根本沒有話語權,難道用嘴勸說南方勢力乖乖服從嗎?
所有人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不然段祺瑞也不會拚命訓練他的‘參戰軍’,三個精銳日械師就在天津郊外,連綿不斷的訓練聲把周圍的百姓吵得那叫一個慘!
原曆史的安福國會是為了對抗南方孫中山為首的中華革命黨以及馮國璋手下的直係勢力。
現在已然改變了,直係經過東南一戰,地盤隻剩下江蘇、直隸大部,軍隊就更不用說了,隻留下一幹殘兵敗將,索性投靠了皖係。
但是所謂的安福俱樂部還是產生了,以徐樹錚、王揖唐為首,拉攏了大多數所謂的議員,其中直係支持的也加入了他們。
八月十二日,正好是第一屆國會期滿,段祺瑞一幹人順勢宣布解散臨時參議院,著手成立第二屆國會。
八月二十四日,就在南方民主自治政府成立的前一天,第二屆國會宣布召開,大會決定大總統由徐世昌擔任,眾議院議長由王揖唐擔任,參議院議長由梁士詒擔任。
段祺瑞老奸巨猾,為了避免直麵社會矛盾,便退居幕後,但是實力不可小覷,畢竟‘參戰軍’掌握在他手裏。
至於馮國璋,則是光榮退役,雖然直係部分人如原曆史那般不服氣,但是勢力大損的他們,也無力阻止實力處在巔峰的皖係。
更何況直係現在以吳佩孚為首,潛心整訓部隊,韜光養晦,也無心幹預這件事。
當然,這個新成立的國會隻能控製北方諸省,像南方的話,那就不幹他們的事情了。
不過,明眼人都看得出,這次選舉完全是暗箱操作,議員總共400人,安福俱樂部占了五分之四,倒也不怕天下笑話。
相比於原曆史來說,這個結果還算是不錯,畢竟馮庸沒空管這個玩意,南方民主自治政府正忙著接管西南四省呢!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