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這場戰損失最大的就是法德兩國,其次是奧匈帝國,最後才是英意土。
要知道歐戰實際上,就是眾多後起的帝國主義國家不滿原有的殖民地分配,從而奮起爭奪。
其中主要矛盾就是法德矛盾、俄奧矛盾和英德矛盾,法德世代仇敵,同時也是為了爭奪歐洲第一陸軍強國地位,所以爆發了戰爭。
俄奧相鄰,雙方難免有些領土爭端,尤其是奧匈帝國,覺得沙俄不行了,現在該我稱霸了,於是雙方圍著第聶伯河沿岸,爆發了戰爭。
至於英德,那就更好說了,英國不希望歐洲再出現一個強國,而德國需要出海口,因為他們想成為海陸雙發展的大國。
德國雖然有訓練海軍的地盤,例如波羅的海,可通向大西洋的海洋都是英國皇家海軍的自留地。
英吉利海峽肯定不可能讓德國海軍過去的,所以他們隻有一個選擇,那就是北海走冰島一帶出去,可英國會允許嗎?絕對不對,他們把北海當做自家遊泳池,於是英德戰爭就這樣爆發了。
沒有人願意原本吃到嘴裏的蛋糕被重新瓜分,於是協約國組成了,並且對抗同盟國,如果隻是這樣,同盟國絕對不會輸,因為德國一大二甚至一打三都可以。
可英法還有一個小夥伴,精明的美國人,先發了一大批戰爭財,最後在諸多允諾中答應了英國,當然美國人跟英國人還是一母同胞呢!從這個條件來說,雙方聯合是絕對可能的。
盡管美國軍隊很垃圾,可耐不住人家資源雄厚,工業實力更是沒話說,你軍隊精銳,那我就用數不盡的彈藥來換嘍!
同時,英法軍隊在美國支援下,也散發了第二春,德軍的戰爭聲勝勢也被止住了。
在諸多豬隊友的幫助下,德國呈現了一打四甚至一打五的局麵,無力為繼,敗績漸顯。
局勢已經很明朗了,協約國即將獲得勝利,至於英國,本來就沒傷到什麽,最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