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那些個垃圾機槍折磨透了的美國軍隊,在機槍方麵,要求十分嚴格,這款m1918a1式勃朗寧輕機槍不單單能夠適應各種複雜環境,而且火力強、威力大。
這下子好了,我有自己的機槍了,那些個垃圾貨色全丟倉庫去,也沒人會用這種淘汰品。
恰逢蘇俄吊打白俄,於是美國人假裝大方,一股腦將這些機槍全送到遠東戰場上了。
好家夥!幾萬挺機槍,就算再拉幾也比步槍強吧!於是白俄依托地形,幾乎每十米一挺機槍。
這防禦簡直可怕,瞬間把衝鋒的蘇俄軍打得灰頭土臉,嗬嗬!別說突破陣地了,如果沙俄衝鋒的話,他們未必扛得住。
要知道,美國的淘汰武器可不止這些,還有許多火炮,比如法式37mm1916年型步兵炮、法式75mm1897年型野炮、1902年型75mm野炮。
這些火炮相對於歐洲戰場上的武器來說,遜色了不少,特別是37步兵炮,相比於操作簡便的迫擊炮來說,簡直就是雞肋呀!口徑小、威力小。
至於其它的火炮,因為都是仿製法國人的,最好的,人家肯定不會教給你。
所以,他們學精了,利用歐戰,不斷磨練自己的武器製造能力,一款款新武器一出來,立馬送到戰場上試驗。
難怪說戰爭促進科技發展,於是在這種背景下,美國擁有了自己風格的火炮,盡管在先進性上遜色於英法德。
畢竟德國的陸軍大口徑炮、法國的陸軍速射炮、英國的艦炮都是世界某一領域最強,哪裏能那麽快超越。
可相比於原來裝備的那些火炮,先進性可就牛氣了,再說了,人家財大氣粗,不要了,通通不要了,換新武器。
要不怎麽能以火力優勢,在歐洲戰場上壓得德國喘不過氣來,我武器不行,那就數量來補,奶奶的,五門同級別炮打你一門炮。
這種情況下,美國淘汰的火炮成百上千門就仍在那裏,送給白俄也算廢物利用,這還是人家挑了一遍之後,送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