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可憐的小日本(2/3)

沒有天皇海軍強大,可人家靠手底下控製的沿海造船業,迅速武裝了數百艘魚雷艇,一副你要是敢過來,那就同歸於盡的做派。


就連陸軍都比你要強,整整十萬正規軍,論武器戰術,甚至超過了天皇政府,也不知道哪裏搞來的那種衝鋒槍、小炮以及狙擊槍。


其實這些都不是南華直接援助的,要知道日本海軍主力猶在,封鎖了朝鮮以及日本西部海域,哪裏能送得進東西。


可馮庸另辟蹊徑,不送武器,我送設計圖,反正當地工業基礎強大,於是簡易的瞄準鏡、擲彈筒、迫擊炮就這麽被生產出來了,甚至專門搞了一個衝鋒槍廠。


好家夥!經過南華軍工專家的簡化,一款類似mp18的衝鋒槍就這樣誕生了,直接衝壓製造,一點高深技術都不用。


還真別說,小日本的三八式步槍,射程遠,穿透力強,精準度高,安上瞄準鏡,那就是一把狙擊步槍,短時間內,培養出來了一隻雄壯的狙擊部隊。


也難怪日本天皇政府叫苦連天了,奶奶的,你說我海軍打不著你,陸軍又到不了你那裏,你倒是安分點呀!各玩各的不好嗎?偏偏要搞事,美其名曰支持日本民眾獨立運動,打到帝國主義天皇獨裁政府。


派出了一批又一批部隊,不斷在京都前線跟日本正規軍打仗,簡直就是練兵,迅速將關西人民軍變成一隻鐵血軍隊,同時有效的製止了天皇政府的優勢。


要知道大阪、神戶兩地都是經濟發達之地,當地民眾你要是讓他做買賣,那是一來一個準,可當兵,針灸沒那本事。


如果不是依托當地強大的軍事工業以及人口,恐怕早就敗了,當然,也有日本天皇政府後防不穩的因素。


等到天皇政府慢慢的緩過氣來了,動員了北海道以及關東的士兵,源源不斷支持前線,京都一帶的日本人民軍就不穩了,全部部隊都壓上去了,差點被打崩潰,幸好有人支持。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