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可憐的娃(2/3)

,甚至打得德國丟盔棄甲。


西線德軍早在十月初,就已經大舉崩潰了,協約隊甚至沒有絲毫動手的,坐視不管,可想而知,這是放任德國士兵回國動亂哪!進一步增強起義派的實力,使得德國國內矛盾爆發的更加猛烈。


就算沙俄十月革命的影響深遠,但是也絕不可能造成這麽大的反應,難道德國西線上百萬大軍裏麵沒有一個明事理的將軍?這不可能,唯一的解釋就是起義部隊有自己的力量,絲毫不懼那丁點鎮壓。


事實就是這樣,十月底的基爾動亂,被海軍鎮壓了下來,抓捕了很多鬧事的水兵。


就是這樣,使得矛盾徹底爆發,基爾艦隊的水兵不甘心,匯合了當地數萬船工,不再是虛頭八腦的遊行示威,因為他們發現那沒用,在相關人士組織下,基爾成了德國第一個在明麵上組建的蘇維埃勢力。


原本就是當地水兵,可以說,基爾蘇維埃隊伍的實力並不遜色於已經潰敗的德國主力部隊,相繼擊潰了來援的幾支德軍,他們在戰爭中越來越壯大,吸收了為數不少的一批德軍士兵,正式組建了反抗軍。


在這種情況下,整個基爾徹底成了蘇維埃大本營,並且據此,起義軍四處出擊,沒有絲毫的蹉跎,強大的鼓舞能力,當地民眾的配合,德國西部烽火遍地。


大城市是紅色力量最強的地方,要知道工業就是滋生蘇維埃的溫床,當地工人力量也是最雄偉的,於是漢堡、不來梅、萊比錫、慕尼黑等德國大城市也爆發了起義。


甚至比基爾還要迅速,蘇維埃勢力相繼冒頭,控製了城市政權,紅色部隊清掃了大批原德國官員。


根本無法想象,十天不到,諾大一個德國依然是烽煙遍地,沙俄的爆發至少還有前期‘二月革命’的積澱,可德國呢?戰爭壓力雖然比沙俄來得重,但也不可能這種燃點吧!


毋庸置疑,協約國在德國埋下的棋子發揮了他們的作用,用金錢、武器將這場盛宴變成"gao chao",死道友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