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這日本方麵?”徐世昌見歐洲事情解決了,又提出了剛剛那一個疑問。
“日本人肯定不會將地盤就這麽乖乖的讓出來,那就打吧!在協約國召開會議的前段時間,我們出兵,以奉係三十萬陸軍為主力,進攻朝鮮,至於旅順、大連則交給我的海軍陸戰隊。
山東全境包括青島在內,我需要北洋軍控製住局麵,不管日本人來多少人,那就一個字,打,給我們的代表團一張無與倫比的王牌。”馮庸狠狠的砸了一下桌子,然後說道。
段祺瑞不假思索的保證道:“北洋五十萬陸軍全部準備好了,我的參戰軍三個師做先鋒,就算用命填,也要將青島拿下。”
總不能全看別人表演吧!北洋軍作為現在明麵上的中華民國陸軍,要是連地方軍都比不過,那怎麽好意思!
徐世昌、馮國璋當然沒意見,段祺瑞所說的就是他們所想的,如果北洋不展露自己的力量,那未來的中華民國統一政府如何能有他們一襲落腳之地?
於是這堂《雙方會談》就這樣愉快的結束了,為後麵的巴黎和會奠定了基調,也為中華民族的重新崛起做鋪墊。
次日,全國政治協商會議正式開啟,以北洋為首的全閥一致通過和平決議,以馮德麟為首的南方政府正式宣告入主中樞。
同時宣布北方所屬各省省長暫時不變,等待隨後的正式安排,至於地方部隊包括北洋軍、奉軍、晉軍、南方軍一致整編為中華民國陸軍,以馮庸任三軍總司令,蔣百裏任陸軍司令,張孝淮任總參謀長。
馮德麟擔任中華民國大總統兼軍事委員會主席,原南方政務委員會改弦易張,變成了中華民國政務院,周世輔為總理,閻錫山、王士珍為副總理,段祺瑞、馮國璋正式掛職中華民事委員會副主席。
同時任命財政部長王家儉、副部長王克敏,交通部長徐名世、副部長曹汝霖,教育部長王述增、副部長傅增湘,商務部長歐陽鈞、田文烈,衛生部長汪聲鈴、副部長孫中山,建設部長李厚恩、副部長詹天佑,警察部長臧致平、副部長段芝貴,外交部長陸征祥、副部長王壽昌;中華民國最高人民法院長葉爾衡、副院長朱深,中華民國最高人民檢察院院長劉豫瑤、副院長江庸。
程越任海軍司令、陳紹寬任海軍副司令;李藻麟任空軍司令、許頌任空軍副司令;張作霖任中華民國陸軍東北軍區司令員,吳佩孚任中華民國陸軍歐洲參戰軍司令員,謝持任西北軍區司令員,唐繼堯任中華民國西南軍區司令員,徐樹錚任蒙古軍區司令員。
短短一天,相繼通過全國十五項正式決議,不管是軍事還是政治的。
最重要的是其中一項軍隊建設決議,上麵清楚的表明了中華民國陸軍正規軍保持在三百萬,同時建立三軍預備役,各省武警部隊縮減到一萬人,裁撤下來的武警會迅速充斥到陸軍當中去,填補餘下一百萬的空缺。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