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仁義中華(2/2)

國人發自內心的感激,他們感謝來自東方無私的饋贈。


在這個艱難的時刻,同時歐洲國家的英法甚至荷、西、葡都沒有給予他們幫助,甚至落進下石,隻有那個曾經被他們侵略過的國家不計前嫌,毅然決然的幫助他們。


他們不是冷血動物,他們也知道什麽是好人,什麽事壞人,可以說,中華民國這番舉動贏得了全德國人民的友誼。


就連馮庸自己都沒想到,本來是償還貸款的舉措,居然變成了仁義的支援,並且讓中華民國擁有了一個忠實的合作夥伴,這不得不說是意外之喜。


相反的,德國旁邊的法國、英國,對中華民國這個舉動,那叫一個恨得牙牙癢。


盡管他們不知道這份‘千金方’的具體成分是什麽?但是如此昂貴的藥物甚至超過了‘磺胺’,就算再財大氣粗,也不能這麽被宰吧!


如果不是礙於情麵,法國甚至想要求德國將那批藥物交出來,至少當做戰爭賠償,要知道整個歐洲,流感傷亡最大的就是西班牙,其次是英法,最後才是德國。


英國好歹有大量殖民的的支持,財政不缺,但是法國呢?跟德國一戰之後,國內儼然千瘡百孔,救濟百姓都沒錢,更別說買藥了,但還是從勒緊的褲腰帶裏掏出來了一點。


美國倒是無所謂,總統威爾遜對這份消息並沒有太大的重視,他權當中華民國償還德國人情了,畢竟馮家在福建時期就擁有了大批德國製造武器,一直到現在,中華民國的主流裝備還是德製武器。


並且,中華民國取代了德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德械裝備出口國,武器遠銷海外,就連非洲、拉美都有。


更何況,人家美國佬,光是發戰爭財,那都賺了不少,又怎麽會在乎這一點呢!


‘千金方’剛出來的時候,美國沒有經過試驗就下了一個價值四億美元的大單子,後來看見了效果,又贈補了一個十億美元的大單,正可謂是財大氣粗。


最鬱悶的當然是日本天皇政府,他們國內都亂成一鍋粥了,哪裏還有閑錢買藥,但是又不得不買,因為中華民國給他們送來了十幾萬流感患者。


那個恨簡直無法描述,最可恨的是,中華民國無償援助了日本關西叛軍一批藥物,讓他們更早從流感泥潭中掙紮出來。


原本天皇軍因為後續力量的到達,於是爆發了,將關西叛軍死死壓製在京都、大阪一帶,就連紀伊半島都被拿下了。


畢竟天皇政府占據了日本最繁華的本州島、包括四國島,還有朝鮮這一個大基地在,力量怎麽著也比關西叛軍要強。


可是流感的大規模爆發,延緩了天皇軍的進度,不得已隻能停下攻勢,就地修築工事,等到流感過去,再一舉收複關西。


偏偏關西得到了中華民國的幫助,早一步跳出疫病泥潭,而且因為早前海域封鎖,所以關西受流感影響更小。


在這種情況下,關西叛軍趁勢集中兵力,一舉突破了天皇軍的封鎖,奪回了紀伊半島。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