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七師僅僅動用了師屬炮兵營,三十六門155mm榴彈炮朝著清津城一陣亂轟,日軍變成了殘肢碎臂。 炮擊過後,大部隊迅速開進清津,日軍的戰鬥意誌依舊頑強,就算明知失敗,可仍然反擊。 城牆上僅僅是一個聯隊,還有為數不少的日軍殘餘盤踞在城內,甚至依托城內建築修了簡易的防禦工事。 看樣子他們是要頑抗到底了,不然怎麽會試圖把清津這樣一座城市變成一處戰場呢? 後麵的戰鬥更加殘酷,相比於野戰,這些日軍在巷戰方麵發揮出了百分之一百五的戰鬥力。 不得不說,這些被武士道以及封建殘餘洗腦了的日軍士兵,盡管武器比起中華民國來,稍顯簡陋。 但是人家是真的不怕死,即使城破,那又如何?隻要人在,絕不放棄抵抗。 困獸猶鬥是最能體現軍隊戰鬥意誌的時候,日軍絕對有著世界前列的戰鬥素養。 當然,這不是戰力,要知道軍隊的戰鬥力除了戰鬥意誌之外,還有武器裝備、戰術戰略等因素。 “噠噠噠!噠噠噠!”第二十七師三團某連迅速擊潰了盤踞在街道兩側的日軍。 要知道,中華民隊的配置是世界最完善的,衝鋒槍手、狙擊手、擲彈手組成了巷戰鐵三角,如同秋風掃落葉一般,迅速解決對手。 盡管小日本很頑強,但是武器、戰術層麵的差距遠不是拚命就能抹平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