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暫休(4/4)

 於是,日軍第十九師團小部以及第二十師團半部,整整一萬二千名日軍被消滅。    其中,第二十師團第三十九旅團長千葉羽大佐以及一幹名日軍軍官,無一存活。    這次戰役算是完成了百分之二十,不過,東北軍區的計劃已經差不多了,暫時不需要占據整個日本,所以大軍止步不前。    馮庸的目的可不是一次性把日本打殘,而是借助此次機會,進一步增強國際影響力,並借此在巴黎和會上奪得更大的利益。    事實上,這一次中華民國的行動在國際上被稱為“雄獅崛起”,以英法美德俄葡西為首的列強紛紛表達了敬意。    以至於,中華民國的國際影響力迅速上升了一個層次,媲美意西這種的二流強國。    相比於中華民國的得意,日本就顯得有些失意,原本大好局麵,一度失控,他們的遠東派遣軍被蘇俄打得屁滾尿流,隻能龜縮在海參崴苟延殘喘。    就連國家內部都紛爭不斷,甚至分裂成兩個勢力,天皇政府居然壓製不住叛軍,這成了國際的笑柄。    中華民國國內,因為這一次收複行動,國民對馮德麟為首的政府充滿了敬意。    熊希齡、蔡元培、張謇等人大肆讚揚,李大釗在《新青年》上發表文章,稱這是新時代的勝利。魯迅稱之為中華又一次崛起。    京城、上海、南京、長沙、武漢等城市,青年學生、民眾紛紛上街遊行歡呼,一時間,馮家父子在中華民國的聲望達到最高點。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