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掰手腕(3/3)

nbsp;  海軍正式改建,東海艦隊改名為太平洋艦隊,南海艦隊改名為印度洋艦隊、東南艦隊改名為大西洋艦隊,另組建北洋艦隊、南洋艦隊,前者負責日本海到白令海峽一帶海域,後者負責東南亞沿海區域,包括馬六甲海峽。    每個海軍艦隊按照各國混合艦隊編製配比,甚至進行過優化,一共是兩艘戰列艦、兩艘戰列巡洋艦、四艘航母、兩個巡洋艦驅逐艦大隊,大大小小艦艇加起來上百艘。    當然,暫時這些配備不齊,畢竟中華民國的海軍現在最大的戰艦就是輕型航空母艦。    中華民國年前一共下水了兩艘夏級航空母艦,一萬兩千噸,可供四十二架飛機起飛,標配是海軍戰鬥機十二架、轟炸機三十架。    現在,各大造船廠正在加緊步伐,迅速上馬各類軍艦,福建造船廠最遲21年就能夠下水六艘商級航空母艦,而中德合資造船廠那邊,兩艘‘皇’級戰列艦、兩艘‘王’級戰列巡洋艦也到了收尾階段。    有了第一次的建造經驗,再來建造軍艦,絕對事半功倍,中德合資造船廠下一批次決定上馬兩艘‘帝’級戰列艦、兩艘‘尊’級戰列巡洋艦。    至於皇’級戰列艦、‘王’級戰列巡洋艦則轉交給了奉天造船廠、天津造船廠,務必讓每一隻艦隊達到標準配備。    空軍則正式擴編為十大飛行師,畢竟大編製不適合這種兵種,其中每個軍區駐紮著一隻飛行師。    飛機製造可比軍艦要簡單的多,價錢也要便宜得多,馮庸大手一劃,直接就是一億華元,足以購買一千架飛機了,至於是戰鬥機還是轟炸機,那就看他們怎麽分配了。    可以說這一次,馮家出了大血,盡管財政收入高達數百億,可分撥到各處的資金也不少,光是教育、醫療、交通就已經把這些錢用得精光。    剩下的那些軍事支出通通走得馮家私賬,馮庸把老婆本都拿出來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