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 馮庸點了點頭,莞爾一笑,“我知道在場諸位都不解我為什麽要將到手的東西送出去,那就讓百裏兄來說一下吧!” “恭敬不如從命,那我就說說。”蔣百裏爽快的回答道“印度自古以來就有宗教管理政權的先例,於是本土印度教根深蒂固,但印度教的種姓製度極其嚴苛,這就讓下層百姓產生了極大的怨憤。 也給外來宗教帶來了曙光,在這個大前提下,印度又一個本土教派——佛教興起了,同時中東、西亞的伊斯蘭教東進。 新興的佛教當然比不過老牌印度教,於是落入下風,無奈之下東傳,在東南亞、東亞都占據了極為廣闊的宗教地界。 但是,本身就是強龍的伊斯蘭教以其豐富、親民的教義贏得了廣大印度人的支持。 雖然伊斯蘭教徒沒有印度教徒那麽多,但是其力量也不可小覷,兩大教派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 而恰好,巴基斯坦以及孟加拉地區就是印度伊斯蘭教徒最多的地方,印度中部以及南部則是印度教的核心區域。” 講到這裏,他就沒說了,當然,話都說到這種份上了,如果在場這些人還不明白的話,那就沒意思了。 “少帥,或許我們可以更進一步,比如在尼泊爾的軍事基地可以適當給予巴基斯坦一些幫助,巴基斯坦的軍事工業其實不弱,在英國佬的幫助下,甚至超過了絕大多數亞洲國家,隻需要進行該早、優化升級,完全可以生產更為先進的武器,達到自產自足並不是什麽難事。” 張孝淮雖然對這些宗教事務不怎麽了解,但是他的戰略思維還是很優越的,不然也不可能跟蔣百裏一起被成為‘陸軍三傑’,剛剛蔣百裏一說,他立馬明白了馮庸的意圖,於是提出了這個建議。 在他的帶領下,眾人紛紛提出自己的意見,例如和巴基斯坦建立經濟合作,派遣軍事教官幫助他們訓練部隊。 果然是三個臭皮匠勝過諸葛亮,大家你一嘴我一嘴,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扶助計劃。 當然,這個計劃最核心的目的就是利用巴基斯坦,在我國和印度之間構建一條緩衝帶,也省得印度佬再有後世那些小動作。 同時,馮庸也想要一個巴鐵兄弟,德國、土耳其雖然也是盟友,但是太遠了,風馬牛不相及,中華需要在亞洲有一個同進同退的小夥伴。 風機庸看大家對這件事都蠻在意的,大手一揮,“孝淮兄,這件事就交給你吧!務必讓我國的小夥伴強大起來。嘿嘿!” 在場所有人聽到他的詭笑,嘴上也不禁帶著笑意,如果這個計劃成功的話,那中華在南亞就不需要投入多大力量了,而英國人的精力也會被牽製在印度,無暇東顧,至於法國,則被大家無視了。 到時候,偌大一遠東地區,美國被牽製在日本,英國在印度,法國被東南亞泥潭拖著呢?還有誰能阻止中華的壯大?等他們回過神來的時候,中華已經不懼任何一國,嗬嗬!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