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躁動(2/3)

 “斯大林同誌,據我所知,中華在1922年、1924年都進行了大規模的裁軍運動,原本高達八百萬的中華陸軍現在才堪堪四百萬,至於海軍和空軍恐怕加起來才到一百萬,這不正常。    或許中華這隻是障眼法,一旦戰爭開始,他們至少能調動一千萬到兩千萬軍隊,要知道他們的少帥從1918年開始就建立了完善的預備役,英法美曆年來在東南亞鼓動的叛亂基本上都是地方武警平定的,主力部隊出手的機會都沒有。    最重要的是,中華建立的四大軍區徹底解決了我國這種戰線長、後勤困難的問題,每個軍區由所屬區域進行補給,就好比東南亞地區,建立了完善的軍工體係,完全可以做到局部控製,也就是說,他們每個軍區都能夠與我國分庭抗禮。    所以這一次中華軍事會議絕不簡單,或許他們的目的就動員預備役,這對於我國來說,可不是一件好事。”莫洛托夫突然說道。    斯大林當即麵色鐵青,他雖然不是個卓越的軍事家,但是這些東西還是了解一點的,正如莫洛托夫所說,假如中華以此做為軍事動員會,那麽蘇俄很有可能會被反包圍。    要知道中華可不是個善茬,就是整個協約國加起來的兵力還未必能比得上中華,更別說蘇俄以一國之力牽製住,別是天方夜譚。    不行,絕不能這樣,他突然急切起來,心中甚至暗下了一個決定。    這才問道:“白俄那邊的軍事部署有變動嗎?”阿諾切夫斯基立刻回道:“主席同誌,白俄一直保持在三百萬左右兵力,兵力部署依舊沒什麽變化。”    斯大林點了點頭,也難怪,白俄這幾年他們的海軍規模倒是越發龐大,從中德分別購買了兩艘戰列艦,再加上本身的黑海造艦廠快速發展,白俄海軍已然成為世界前十,與土耳其海軍並列。    哪裏又有多餘的精力擴充陸軍呢!他們的陸軍在1920年就已經是現在這個規模了,五年過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