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還在伏爾加格勒守衛沙皇呢! 但是人家蘇俄派出的軍隊恰恰就是最精銳的紅色革命衛隊,這隻部隊的前身就是列寧的護衛隊,跟隨列寧參與了十月革命,並充當攻占冬宮的先鋒,可以說戰功赫赫。 早在列寧時代,紅色革命衛隊就被譽為蘇俄最精銳的軍隊,並一度擴編到現在這個規模,足足五十萬人,全部裝備最先進的武器,配備了獨立的裝甲師,可真是蘇俄軍頭一份。 它們充當了蘇俄這場大戰的先鋒軍,在戰鬥進行到兩個小時的時候,這隻部隊就已經突破到了白俄軍第二道防線,兵臨坦波夫。 可以說,蘇俄這次突襲之所以能夠那麽快打破白俄第一道防線,甚至兵壓白俄第二道防線,紅色革命衛隊功不可沒。 坦波夫城內,一副沉寂摸樣,誰也沒有想到,居然會被蘇俄兵臨城下而不自知,城內白俄守軍第一時間將這個消息告訴了群眾,但是這並沒有引起坦波夫城的騷亂,因為這裏居住的大多是沙俄時候的忠實擁護者,他們一直沒忘了‘小爸爸’。 這裏絕大多數人都是害怕被蘇俄迫害所以遷移過來的,其中還有部分是遭受過蘇俄迫害的,事實上蘇俄的最開始是除了貧民都是敵人,沙俄的基層階級都被迫害,這就引發了社會動蕩,所以這些原本沙俄時代的富農或者是小地主都轉變陣營。 其中還有大部分是沙俄時代的基層軍官家庭,他們基本構成了沙俄軍隊,但是不像上層軍官一樣都是貴族,可他們的家庭也被蘇俄列為敵人,這就不得不持槍,如果蘇俄不死,那麽死的就是他們了。 坦波夫城內的政府大樓,白俄的政治體製基本上學習的是中華的,因為他們發現中華的政體更為簡練,但是也有像坦波夫這樣的特例,畢竟軍事城市不比普通城市。 坦波夫以軍事主官為首,這也為了戰爭發生時,第一時間形成防禦態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