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功勞是克裏蒙梭的,但是沒有他,克裏蒙梭也不可能上台。 顯而易見,德軍分散突擊,從五個方向對巴黎形成包圍之勢,而且根本不管東北部那些法軍,明擺著就是要一擊即中。 “總統閣下,我們現在應該迅速調集部隊,趁著德軍還沒有把口子徹底封上,打開中部通往北部的通道,中部現在一百五十萬人都集中在維希、日內瓦、錫夫賴,這是個好機會。 應該趁熱打鐵,命令錫夫賴部隊全力突擊,控製普瓦捷,死死的掌控住這片沿海地區,德軍西部集團軍軍群最多不會超過一百五十萬人,要防守這麽大一條防線,那麽它們在沙泰勒羅的前鋒也不可能有五六十萬,頂多不過二十萬,而我軍在錫夫賴的兵力足足七十萬,全軍壓上,怎麽著也不可能被擊敗吧! 至於維希前線部隊應立即進攻納韋爾,這時候德軍就算修築了防線也隻是立足未穩,我軍仍可虎口奪食,以盧瓦爾河為天然間隔,將此地變成有一個索姆河戰場。 沙隆做為德軍西部集團軍軍群的防禦重點,也是德軍在我國最密集的地區,其北部第戎更是整個德軍核心,雖然我軍不可能擊潰甚至全殲此地敵軍,但是可以擾亂視聽。 日內瓦是我國陸軍最集中的地區,南部大部分部隊已經都集中在侏羅山和阿爾卑斯山之間的丘陵地區,這就為日內瓦部隊提供強有力的後援。 我軍可以北出日內瓦,與德軍對峙於侏羅山北部地區,就算再不濟也不可能被敵軍攻破日內瓦的,畢竟有侏羅山這個天然屏障存在。”軍事參謀部部長巴蒂斯特立刻敘述出了反攻計劃,真不是閑著的。 還真別說,在場所有人聽了這個計劃都暗自點頭,看樣子沒有不同意,畢竟人家這個計劃將中南部地區部隊全部運用上了,而且也利用德軍部署的漏洞,打開缺口,使中部部隊源源不斷前往巴黎,進行輸血。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