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張省長,馬六甲的農業工作做得怎麽樣了?”馮庸正色道:“這很重要,因為我國一旦拿下這裏,就會安排第一次栽種,這關乎未來全盤。” “已經安排好了。”張景惠立馬回答道:“整個馬來亞建設了十六座化肥廠,兩個農用機械廠,並且組織了兩個農墾軍團,已經開始了在小塊平原上耕種,接下來,馬六甲還會組織四個農墾軍團,都由當地土著組成,隻要我們控製到位,利益足夠吸引他們,土著也能為我所用。” 他的這番話不單單做出了對馬來亞工作的表達,更重要的是,間接反駁了剛剛李充仁的一些話,不是土著太野性,而是華人控製不到位。 “很好,不過我覺得十六座化肥廠或許不夠,這樣,先增設十二座化肥廠,兩座農業機械廠,到時候這幾個廠按比例分配到各個島上去。 至於農墾軍團,完全可以這樣,以華人為頭,並且配備一隻防禦聯隊,八百人左右,整個軍團安排主要操作人員一萬兩千人,這樣就可以壓製住那些土著了。 整個馬來亞現在還剩下至少八百萬土著,完全可以繼續擴編,農墾軍團至少要擁有二十個,當然,土著種表現好的,自然可以授予職位,並且到時候允許他們把家人帶上,就地給他們安排住處和田地。” 馮庸提出了一個想法,盡管張景惠的工作做得很到位,但是相比於大局而言,這些不夠,就算是菲律賓不要,單單荷屬東印度加上英屬馬來西亞,足足五個大島,還有若幹不等,至少上百個島嶼。 例如西比路島、尼亞斯島、勿裏洞島、勞特島、努沙登加拉群島等等,完全可以做為至少一個鄉鎮存在,島上也有可供耕作的土地。 其中,加裏曼丹島、蘇門答臘島、蘇拉威西島、爪窪島、幾內亞島都是麵積不遜色於中華大省的島嶼,完全可以存活上億人,且略顯寬裕。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