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全家喪身在叛軍手下,有的是父親慘死,有的是母親慘死,有的妻兒身亡,有的是兄弟失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對叛軍的恨超過了所有人。 這樣做的好處在於,中南方麵軍不到兩個月完全恢複了戰鬥力,並且變成了一個出籠的惡狼,把那些叛軍通通撕碎。 在吳孟超的指揮下,中南方麵軍下達了‘必殺令’,一律皆殺,無一不留,一殺全家。 這雖然有些駭人聽聞,但是馮庸帶頭支持了當時的中南方麵軍,並為他們特地臨時製定了這樣一條軍令,凡殘餘叛亂者,殺,其親屬一律,殺! 戰爭結束後,整個中南半島都被染紅了,據不完全記載,這一戰,中南死傷至少兩千萬人,其中百分之八十五是死在中南方麵軍槍下的。 戰後,國內把吳孟超稱作‘武安君’,把中南方麵軍稱作‘睚眥軍’。 什麽是‘武安君’,我想沒有人不知道吧!昔日秦國武安君白起一戰坑殺趙國四十餘萬人,開啟了中華曆史上第一次大規模屠殺的浪潮,隨後千年中,各個朝代都有這種事情發生。 以吳孟超指揮中南方麵軍殺了上千萬人,足以稱作‘武安君’,至於仲南方麵軍的外號,正所謂睚眥必報。 國內很多官員看見吳孟超,都有些麵色不好,畢竟這是一個殺戮無數的猛人,但對於軍隊方麵來說,軍官無不羨慕,正所謂,殺一是為罪、屠萬是為雄,屠得萬中萬,是為雄中雄。 “無須多說,我自由計量。”馮庸打算了眾人的說話,徑直安排道:“老吳,呂宋軍區現在怎麽樣了?” “報告少帥,呂宋軍區以原來的十萬獨立軍為架子,填充了馬來亞五十萬後備役,又在本土招收了五十萬華人青壯年,我從中南各地武警中挑選了十萬種子,都是精銳,以傳幫帶形式鑄軍,很快就能形成強大的戰鬥力。”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