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緊隨其後的則是四艘‘堪培拉’級戰列巡洋艦,這是澳大利亞自一戰後,首批自行設計生產的戰列巡洋艦,以往都是直接從英國本土購買。 最大排水量為22000噸,最大航速30節,四座雙聯裝350mm主炮、十六門155mm副炮、二十四門90mm高炮、三十一57mm高炮、三十六門37mm高炮、四座雙聯280mm魚雷發射管。 這個數據在某方麵,甚至不遜色於華王級戰巡,對付‘毅字號’重巡,肯定是沒什麽問題的,唯一的弊端是重巡皮糙肉厚,戰巡像是薄皮餃子。 盡管大炮威力很強,但正麵挨同等戰列艦一炮,絕對能讓它喪失大半戰鬥力,說句大言不慚的話,澳大利亞三艘‘悉尼’級戰列艦,可以完虐六艘‘堪培拉’級戰巡。 澳大利亞海軍裝備的‘悉尼’級戰列艦,最大排水量三萬兩千噸,裝備了420mm45倍主炮,一貫的厚裝甲,所以航速不是很高,最高航速堪堪二十八節。 隻能跟在其它艦屁股後麵,慢騰騰的趕往戰場,隻是澳軍不知道,正是因為差了這些許時間,導致華海軍分割包圍它們。 不可否認,四艘戰巡、四艘重巡,對付華那隻巡洋艦隊,簡直是小菜一碟,但是他們沒想到,華的主力隱藏在距離戰場不到四十海裏的地方。 而且,在混編巡洋艦隊遇到敵艦的時候,南洋艦隊的主力已經開始運作了。 蔣滔命令潛艇大隊迅速運動到澳大利亞海軍屁股後麵,而自己則親率主力,按照二十八節航速,接應混編巡洋艦隊。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