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提攜(求首訂)(1/3)

從校長辦公室出來後,夏景行去了舊金山的二手車市場,還打電話叫來了劉海,陪著一起逛逛。


美國汽車文化很流行,人均兩千多美金的月收入,隻要不是吃救濟金,一般家庭都買得起車。


所以車對於大部分美國人來說就是代步工具而已,大部分人都會選擇買二手車,而不是買新車,因為更實惠。


但汽車對於2003年的國內還算是奢侈品,大部分家庭都還買不起,即使要買,更多人也是選擇買新車,因為更有麵子一些。


等到國內人均收入上來後,汽車走進千家萬戶,即使是豪華品牌在道路上越來越常見了,二手車商的生意也就越來越紅火了。


說到底,還是一個發展路上必經的過程。


在美國,二手車的銷售主要通過汽車經銷商、二手車連鎖店以及網絡平台聯係進行的私人交易。


夏景行和劉海來到一家二手車連鎖店,一進入在售區,就看到一排排汽車整齊劃一地停放在那裏。


一眼望去,怕是有好幾百輛汽車。


每輛在售車輛的側窗玻璃上,都會看到如下信息:車型名稱、年代、行駛裏程、動力係統、配置以及已含各種稅費的最終價格。


“終於還是買車了!”


劉海調侃道,“照我說,這些車都配不上你的身價。


再怎麽說,也是估值上億美金企業的老板了,開個幾萬美金的破車,談生意都會受影響啊!”


“嗬嗬!”


夏景行邊看車邊笑道,“又不是花公司的錢買車,要是公司掏錢,我二話不說,喜提幾輛蘭博基尼、法拉利放那,每天開一輛,都不帶重樣的。


這花的是自己的錢,還是節約一點比較好。”


“再說了……”


夏景行指了指旁邊一排排寶馬奔馳,“這也不差了吧,全是豪華品牌。”


他想著公司馬上要搬遷進入矽穀了,每天學校、公司兩地跑,而且時不時還要來舊金山,沒輛汽車確實不大方便。


恰好手裏還有十幾萬美金,買輛一般的車開開就行了。


即使他買輛勞斯萊斯,出去跟美國人談生意的時候,對方看的也是網站Alexa排名、用戶數量等等,而不是一輛汽車。


劉海笑了笑,“好吧,你這是奮鬥青年,一門心思全放在公司身上。


不貪圖享樂、奢靡,這其實也是一件好事。


美國這邊很多年輕人,一有錢就墮落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