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網誌功能(盟主加更1/10)(1/3)

臉書公司技術部門,為了配合運營部門的行動,特地把留言板的字數上限做了一次調整。


從原先的發言上限五百字,改成了上限五千字。


改完字數上限不久後,一篇關於“臉書和親情”的小故事開始在各個大型的、知名的群組流傳、轉載。


“我叫蕾切爾,是新澤西州立大學的一名大三學生,六歲的時候,父親故意傷人入獄,母親離婚重組了家庭,我一直由祖父祖母撫養大……


因為常年在外求學,我和祖父祖母的見麵時間越來越少,他們很擔心我在外麵的生活過得好不好。


在這個聖誕假期,臉書終於向所有人群開放注冊了。


我第一時間幫我的祖父母注冊了臉書賬號,並教會了他們如何使用。


我想以後,我應該會經常在臉書上傳自己的生活照片、旅行照片,而我的祖父母則可以瀏覽這些照片,不用再為我的生活而感到擔心,因為我已經長大……


最後,我想對那些自私自利的人說:臉書是屬於所有人的,它不屬於某一個群體,每一個人都有權利注冊臉書,在上麵分享自己的生活!”


這篇小故事寫得很精彩,寫出了一個童年缺少父母陪伴的小姑娘成長的辛酸,以及祖父祖母對她的關愛。


文章大部分篇幅都在講述小姑娘和祖父祖母的親情,隻在文章末尾提到了臉書。


臉書對於這個小姑娘的作用,不僅僅是在平台上尋找同學,結交新朋友,還是小姑娘向家人分享生活的平台。


很多大學生都看到了這篇廣為流傳的文章,也有部分人在反思:臉書這麽好的社交網站,隻讓年輕人霸占著,是不是太過於狹隘了?


有些人還通過文章透露出的信息,搜索大學名字和女生姓名,找到了蕾切爾的賬號。


他們訪問了蕾切爾的個人相冊,果然有和她口中描述的祖父祖母的合影。


一個年輕漂亮的女孩兒坐在兩個老人中間,三個人都戴著聖誕帽,笑容燦爛。


這些學生還給蕾切爾留言,鼓勵對方,祝對方早日還完助學貸款。


也有學生給這個女孩留言,叫她多回家看看老人,陪伴老人。


越來越多的人添加蕾切爾好友,還給她留言,這個女孩兒儼然成了臉書上的網絡明星。


在運營團隊的精心策劃下,又有幾篇關於“親情、聖誕節、臉書”的小故事出爐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