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視頻之戰?(1/2)

除了這兩個數據,還有其他很多數據也被統計到了報表上麵。


他接著往下看去,內容創作者,即博主數據也被油管的員工統計出來了。


隻有35.4萬名,不到用戶注冊總數的5%。


這35.4萬人,可能大部分還就是圖個新鮮,往臉書分享一兩條視頻,就不再繼續玩了。


這是受眼下的拍攝條件限製的,要是有智能手機,可能情況就好很多了。


不過他也沒有太悲觀,35.4萬創作者,隻要有十分之一、甚至是二十分之一的人,每周堅持傳一條、兩條視頻,那油管上麵每周也有幾萬條新視頻。


這數據不少了,普通用戶根本看不過來。


他接著看報表。


飛機起飛的那條視頻,作為上傳到油管的第一條視頻,已經獲得了超過1500萬播放量,平均每個用戶看了近兩次。


看來臉書群組的那些人沒說謊,真有人看了好幾遍。


喬治城大學的那名大一男生詹姆斯上傳的視頻,作為普通用戶傳到網站的第一條視頻,也享受到了流量紅利,播放量超過500萬,在網站所有視頻中排在前幾名。


此外,文件上還有油管用戶平均瀏覽時間、視頻總時長等等數據匯總。


夏景行大致看了一遍,對油管取得的各項成績有了一個清晰的認知。


然後,他把洋妞叫到了會議室,兩個人討論了起來。


“按照這個趨勢,我們預計未來一個月內,油管的用戶量將達到1500萬,基本完成用戶轉化工作。”


夏景行點頭,臉書2000萬用戶是不可能全部完成轉化的,能轉化75%,都是一個很理想的數據了。


轉化門檻其實很低,從臉書跳轉到油管,觀看幾段視頻,注冊一個油管賬號,就算是完成轉化了。


絕大部分用戶也是不會抵觸的,畢竟現在視頻網站還是個稀奇玩意兒。


洋妞接著道:“我們還監測到一個大的趨勢,就是臉書的用戶,基本是學生用戶,有一種需求。


上傳一段、兩段視頻到自己臉書視頻集冊的需求。


就好像彰顯身份一樣的感覺!”


夏景行微笑,企鵝玩這一套,是玩得最溜的,各種會員、各種鑽,就是想要激起用戶的攀比心理。


“我舉個例子啊!每個人的賬號就好像是一套房子,上傳了視頻的臉書賬號,就是精心裝修過的房子;


而沒有上傳視頻的賬號,就是破破舊舊的房子。”


洋妞笑著說:“我還聽說了,校園裏有學生收費幫一些沒有DV的學生拍視頻……”


“你也看了那個新聞?”夏景行問道。


“對,我看了。”


洋妞點頭,“我不僅看了,還打電話問了幾個高中同學,她們大學也有這種現象。


如果這種現象保持下去,預估未來一個月,油管網站上至少會擁有200萬條視頻。”


夏景行有些迷惑,“這個數據你怎麽得出的?


假設未來油管轉化掉臉書1500萬用戶,一人傳一條視頻到臉書,為什麽不是1500萬?”


洋妞搖頭,微笑著說:“因為我發現一個小秘密。”


夏景行看著洋妞,想詢問,可發現對方在朝自己眨眼睛,想讓自己猜。


“好吧,那我就猜猜,肯定和用戶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