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框架傳媒(1/3)

陳宏起身,在辦公室裏翻箱倒櫃了一陣。


很快,他找出來了一疊文件,扔在了茶幾上,笑著說:“你自己看看吧,可操作性很強,就是風險不小。


你先看吧,看完了,我給你解釋風險點在於哪?”


夏景行點點頭,拿起文件,仔細看了起來。


文件首頁寫著大大的目錄:《框架傳媒B輪融資計劃書》。


框架傳媒成立於1999年,是國內領先的電梯平麵廣告服務商……


夏景行仔細閱讀了計劃書中的內容,大概提煉出了幾條關鍵信息。


框架傳媒成立很早,享受到了行業發展紅利,在03年之前,發展一路順暢。


但因為行業進入門檻低,使得電梯平麵廣告不斷湧入新的競爭者,市場迅速成為一片“紅海”。


行業競爭一激烈,價格戰就成為了常規使用武器。


這樣導致市場越打越亂,行業也越來越無秩序,利潤也越來越薄,各地的廣告公司麵臨生存難的困境。


框架傳媒也麵臨著發展放緩的難題,急需尋找突破口。


這個時候,框架傳媒受到分成傳媒的液晶屏廣告成功的啟發,要實現電梯內廣告“差異化”競爭,從靜態到動態廣告的轉變。


於是在2003年,框架傳媒發起A輪融資,募集近2000萬元,啟動了液晶屏廣告項目。


但非常遺憾,液晶屏廣告業務沒有做起來,原來的鏡框業務也無暇顧及,市場迅速被競爭對手蠶食。


內憂外患之下,這家公司發起了B輪融資。


公司04年營收預估為4000萬元,淨利潤預估約800萬元。


仔細翻閱完文件,夏景行看了看落款日期,2004年11月。


距離今天都過去了將近三個月了。


把文件放在一旁,夏景行淡淡問道:“這都過去三個月了,還沒融資成功?”


陳宏笑著說:“當然不是,已經融資成功了,你猜猜多少估值?”


夏景行皺眉,“按十倍市盈率計算,至少得七八千萬元人民幣吧?”


陳宏哈哈大笑道:“如果他們的業務保持很良好的增速,別說十倍市盈率了,就是二十倍也可以給予。


但很可惜,當時框架傳媒找到我們時,他們的廣告市場份額在不斷萎縮。


液晶屏廣告被分眾傳媒、聚眾傳媒碾壓,鏡框平麵廣告被其他對手蠶食。


經過談判,我們以投前估值2000萬元的價格,向框架傳媒注資1500萬元人民幣,拿走了43%的股份。


這1500萬元中,我們出資了1000萬元,IDG出資了500萬元。”


夏景行不說話。


很趁火打劫有沒有?


但資本幹的就是錦上添花、雪中送炭的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