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最苦最累的活(1/5)

“哦,對了,這段時間,我已經委托清華的幾位校友把國內半導體產業鏈現狀全部摸底了一遍。”


鄧鋒神情嚴肅,邊說還邊搖頭,“看了以後,簡直是觸目驚心,總結起來,大致有以下幾個問題,缺人才、留不住人才、行業被汙名化、國際大廠打壓……”


鄧鋒把調查出來的情況,一件件的給夏景行陳訴,後者安靜的傾聽著,沒有露出任何退縮、擔憂的神情。


看見夏景行鎮定自若的臉色,鄧鋒暗暗點頭,這說明麵前這位小老弟不是心血來潮造芯片,而是有著艱苦奮戰的充分心理準備。


聽完了鄧鋒的陳述,要夏景行來總結,就一個字“錢”。


缺人才是吧,老子去美國,去曰本、灣灣高薪挖角;


留不住人才是吧,老子漲工資,送房送車,孩子讀書學校、配偶的工作,通通安排;


行業被汙名化,也源自於漢芯、方舟的騙補行為,事情被揭露後,弄得官方顏麵很是無光。


如果自己來操作,就拒絕申請任何官方補貼,因為拿了這些東西,就意味著承擔了一份責任,上麵搞不好三天兩頭來催促出成績。


漢芯事件,就充分暴露了一部分人的急功近利,都想來分潤功勞,包括學政商三界。


至於國際大廠打壓,稍微難辦一點。


“不是賠錢了嗎?台積電還不肯放過中芯國際?”夏景行問道。


說起這件事,鄧鋒心裏就來氣,雖然跟他關係不大,但了解內情後,作為一名芯片產業投資人,他心裏也感覺很憋屈。


2003年,中芯國際準備上市,在一旁搜集好證據,蟄伏好幾年的台積電突然發動了襲擊,以侵犯知識產權為由起訴了中芯國際。


起訴地點也很有講究,選在了美國加州。


要求賠償10億美金,而2003年中芯的收入僅有3.6億美金,這基本上就等於打架往死裏招呼的意思了。


官司拖到2005年,中芯已經疲於應付,選擇了與台積電和解,變相承認了“不當使用台積電商業機密”,並賠償1.75億美金。


在《和解協議》上,台積電的法務團隊大顯神威,設置了一個“第三方托管賬戶”,中芯必須將所有技術存到這個賬戶裏,供台積電“自由檢查”,從根本上限製了中芯國際的發展。


這還不算完,今年,在中芯國際準備融資的前夜,台積電再次出手,指責中芯國際最新的0.13微米工藝使用台積電技術,違反了《和解協議》。


對此,中芯反應強烈,堅決否認自己侵權,並準備了大量證明自己無辜的證據。


由於台積電還是在美國加州發起起訴,張汝京選擇了在京城高院反訴台積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