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7、集思廣益(1/2)

在大Boss夏景行的大力支持下,瑞奇抱著大幹一場的決心,在遠景資本矽穀辦公室內部開啟了轟轟烈烈的改製。


俗話說,船小好調頭,這個道理同樣也適用於風投行業。


加之瑞奇辦起事來也是雷厲風行,次日他就安排包了一架小飛機,把投資團隊的十幾名成員,以及包括法務、數據與財務、資本市場、公共關係與市場營銷、政府關係、招聘等職能崗在內的二十多人的投後支持團隊,全部運到了人煙稀少的內華達州黑岩沙漠。


整個公司稱得上是傾巢而出,一起去沙漠邊緣地帶探險三天。


當然了,隻是白天探險搞團建、活躍氣氛,等到了晚上,整個團隊則在帳篷邊生起篝火,圍坐一起頭腦風暴,深度探討基金改製的問題。


跟夏景行和瑞奇預想的一樣,沒什麽資曆的年輕人很是激動,被公司提出的“一年一次開槍機會”的幸福大禮包砸的差點找不到北。


雖然他們是頂著藤校 MBA、藤校 頂級谘詢/頂級投行之類的光環進入公司的,是外界的天之驕子、未來的創投之星……


然而現實卻很打擊人,他們隻是基金裏的一顆螺絲釘,一年看幾百個項目,卻沒有任何一個項目的投資決策權。


想要享受“一投成名”的無上榮光,先得苦熬資曆,鍛煉能力,學會最基本的篩選項目再說。


還別不服氣!


整個風投行業都是這樣的晉升規則,雖然離錢近,但沒有哪個基金掌舵者敢把錢交給一幫從未證明過自己的愣頭青來決定投向哪?怎麽投?


畢竟基金賴以生存的核心指標是回報率,是LP的信任,沒有哪家機構敢拿這個開玩笑。


所以,盡管年輕的VC從業者們常常自詡是下一個約翰·杜爾、下一個邁克爾·莫裏茨……


但也隻能在外行麵前裝裝逼,他們自個兒很清楚自己距離頂級投資人還有多遠,最起碼先得成為公司的合夥人,有資格進入投委會做決策了,才能談朝頂級投資人的目標奮鬥。


就拿升職合夥人來說,需要苦熬很多年資曆,同時還需要一定的功勞。


比如,先得從最底層的,負責搜集數據、整理材料,幹各種雜活的分析師升級為投資經理,才有資格初步接觸項目,跟在帶隊做項目的小頭目VP副總裁後麵學點本事。


等到升為VP以後,即使發現了不錯的項目,也還是沒有投資決策權,項目需要過投委會那一關。


這一關比較複雜,需要投委會大佬們有足夠高的水平,不能看走眼。


命運完全不掌握在推薦項目的投資經理或者副總裁手上。


如果上帝眷顧,項目沒被投委會大佬們斃掉,順利的投了進去,還得祈求這些項目有一兩家成為明星創業公司,IPO上市創造一個幾十倍、上百倍的夢幻回報率。


真做到這一步,那在行業裏就算小有名氣了,什麽創投大會也有資格上台做分享嘉賓了,而不是坐在台下如嘍囉。


這時候,各方機構會紛紛拋出橄欖枝,公司為了挽留人才,終於給出了合夥人的職位,吸收傑出的年輕人進入最頂層。


掌握了投資決策權以後,自家項目過會的概率變得更高了,要是接連再投中幾家明星創業公司的話,要麽領導退休讓位,要麽就出去自立門戶了。


不管是留在公司接過掌門人的職位,還是出去創立門派,隻要幹的足夠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