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鞭策(1/3)

火箭、飛行汽車、人工智能、雲計算、新能源汽車、半導體……


李光南突然感覺有些不太對勁,立馬掐指一算,頓時倒吸了一口涼氣,因為他發現複興工業這攤子鋪得過於大了一點啊!


原本還很高興的心情蕩然無存了,他非常不忍,也不希望看到複興工業的大好局麵毀於一旦。


他再三思考和猶豫後,還是決定開口提醒一番:“夏總,我說句不當說的話。


目前集團的資金流很緊張,進項雖不少,但花出去的更多。


大規模盈利的業務隻有消費電子,或者更具體一點,複興手機通過高定價在年銷量隻有幾百萬部的時候就實現了盈利。


可這些盈利又都投入新手機、新產品的研發當中了,無法給集團輸血。


智能家電和能源事業群雖然較前兩年已經扭虧為盈,但盈利規模都不大。


且智能家電事業群一直在增持旗下各家家電上市公司的股票,而能源事業群則進軍了光伏領域和動力電池領域。


這兩大事業群想要保持高速發展,接下來可能還需要集團在財務上麵提供一定支持。。


航空航天、雲與智慧這兩大事業群和半導體子集團、複興中國研究院就不說了,基本還處於研發投入狀態。


除了大疆取得一定銷量成績以外,暫時還沒有其他成熟的技術和產品投向市場,因此也就沒辦法取得營收。


半導體子集團新增加了華芯國際這名新成員,虧損變得更加嚴重了。


順馳地產開發的地產項目全部自用,不對外進行銷售,因此也沒法形成太多的盈利。


複興汽車處於研發階段,未來幾年都看不到盈利的可能。


複興商城隻銷售我們自家的產品,規模較小,可暫時忽略其虧損……”


包括夏景行在內,一眾高管都認真地聆聽著李光南對於集團“一團一院三司五事業群”的評價。


李光南是個閑不住的人, 對國產科技事業的發展尤其上心。


他擔任複興工業集團的顧問和董事後,一直奔波於大江南北, 去各所大學做匯報演講, 號召有誌青年投身科技事業。


此外, 他也沒忘記自己的本職工作,一直密切關注著複興工業的各個產業發展。


此時說起複興工業內部存在的問題, 那絕對是有的放矢,沒有半句錯漏。


連夏景行都撓了撓後腦勺,連他一時間都沒意識到, 不知不覺中,複興工業已經進軍了這麽多產業領域。


“複興工業整個集團,今年的研發投入高達一百多億, 研發投入強度、絕對值在國內民營企業中絕對排的上第一,比一向以高研發投入著稱的菊花廠還要強一線。”


李光南望著夏景行,歎了口氣, “我建議我們的步子不要邁得太快了, 緩一緩比較好。


等一個事業群開始擁有自我造血功能了, 我們再去開辟下一個新戰場,步步為營。


現在集團擁有幾十家一、二級子公司, 麾下聚集數萬名研發工程師,幾十個前沿科技項目同時開工……


確實顯得有那麽一點點過於著急了, 容易給公司造成財務壓力。


當然了, 我也不是反對追蹤跟進前沿科技技術, 隻是節奏最好調整一下,循序漸進慢慢來,把每一步都走穩當了。”


在場的數十名高管暗暗點頭, 李院士的這番話正是他們想說的話。


可由於夏景行人經常不在公司,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