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6、一飛衝天(1/6)

三日後。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距離發射場三公裏之外的觀測點站滿了前來觀禮的嘉賓和記者。


嘉賓當中包括有傑克馬、周紅衣、黃新等企業家和創業者,他們都是受夏景行邀請過來觀看裝逼新姿勢的,要是火箭不小心砸他們身上,中國互聯網可能都要塌半邊天,所以夏景行特地安排他們站遠點,被火箭磕了碰了賠不起。


記者則主要來自於一些大型傳統媒體、三大門戶網站,甚至包括企鵝網的記者也在受邀之列。


在一群黑頭發黑眼睛的中國記者中,還站著十幾個金發碧眼的老外,他們是來自美國和歐洲的記者。


夏景行並沒有邀請這群人,不知道他們是從哪兒聽到風聲並找上門來的。


在征詢過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方麵的意見後,夏景行同意了這群外國記者的觀禮請求。


不過這群人畢竟是外賓,所以酒泉基地特地又安排了一隊沒穿製服的安保人員來保護他們的安全。


外國記者其實也不是第一次走進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了,早在多年前這個基地就對外國媒體有限開放了,目的自然是提高國際知名度,方便招攬點國際生意。


此時,外國記者的注意力顯然沒放在身旁的這隊氣質剽悍的安保人員身上,他們到達觀測點後立馬架起了長槍短炮,統一對準了三公裏之外的那個大家夥。


順著這群人的視線看去,在那一望無垠的荒原上,一座高大如幾十層大廈的發射架靜靜地矗立在那,在它的“懷抱”中,是一枚體型巨大的白色火箭。


這枚火箭與過去發射的長征係列有很大的區別,雖然整流罩,也就是火箭頂部那個箭頭的部位也印著一麵紅豔豔的國旗,但是在箭體的中部和下部卻分別印著複興航天的Logo和萬戶一號的英文代號——WH-1。


同時,萬戶一號“粗壯”的體型與體型一向以修長纖細而聞名的長征係列火箭也有很大的不同,看起來有點傻大憨粗。


這個不同點,也引起了在場外國記者的熱烈討論。


“夥計們,你們不覺得它看起來有點像是一個兩頭粗中間細的杠鈴嗎?而且還沒有捆綁助推器,與長征家族係列有很大的不同。”


“或許我們都猜錯了,複興航天在火箭研發過程中並沒有得到來自中國航天官方的技術支持。”


“我聽說戴倫從俄羅斯和烏克蘭挖來了上千名技術專家,或許真是他們自己研發的火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