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玉寶的道(1/2)

認清“假法眼”之後,我擺脫了著相。


仙家緣分這一塊,我也學到了正確的管理模式。


此後,我便陷入了很長時間的迷茫。


我沒有跟著宣師兄一同回道觀,而是選擇去了河南南陽待著。


“你好好散散心,想明白了我來接你。”宣師兄也沒多問,把我放在高速口就離開了。


這是我入道之後,第一次一個人呆著,這一刻我沒有感應,也不在師父師兄身邊,我又成為了最開始的我。


說實話,一切的一切都好像黃粱一夢,夢醒的時候,隻有無盡的迷茫。


我從前的一些朋友,因為大家的世界觀不同,聯係很少,我也沒辦法去和他們訴說我身上發生的事情,也害怕給他們帶來一些麻煩。


而在修行人裏,我也沒有可以交流的人。


之前我遇到過一個做道教科普的道友,覺得他在道教禮節和常識上科普視頻做的很好,直到有一天他開始科普“童子命”“太歲”等內容,我便知道我們不是一路人。


當時我們為童子命到底存不存在發生了劇烈的爭議,我自己本身就是童子,我又送走過很多童子,自然知道這件事的嚴重性。


然而他對我說:“我根據資料記載,這童子命就是無稽之談,那個口訣都是明清時期人編造出來的童謠,請你找出史料證明你說的是對的!我不信人根據出生年月日就能判斷是童子!這不科學!”


那一刻我無言了,我拿不出來,但我知道他確實存在。


修仙世界一直存在,並不是現在才有,我們的曆史上有很多事情,都是修仙世界的映射,從有人類的那一刻,修仙世界便在守護著現實世界的安全。


“你說童子命是清朝才編造出來的童謠,那你有沒有想過,其實他一直存在,是為了讓人們更清晰的知道自己是童子,才以童謠的方式流傳出來。”


很多人就困在一個思維的局限性,比如關羽是武財神,大家覺得這是後世人們自己寫的,說明神仙是人們編造的精神寄托。


那為什麽不突破思維去想,關羽就是武財神,然後通過世人的口把這個消息在傳遞在人間呢?


那天和這位道友的爭論,我在言語上處處落在下風,但我選擇停止爭論。


“你可以堅持你的理論,我也不會在幹涉你,但是我也會繼續按照口訣,能送走一個是一個。”


這是我的回答。


我是童子,成年以後總是時不時的想輕生…直到宣師兄給我送走童子,我才發現,原來我很愛這個世界。


這個經曆沒有讓我產生怨恨,往日暗沉不可追,我要做的是從一個被幫助的人去幫助其他人,讓完成任務的童子回到原來的地方,讓帶童子的人開心生活。


我沒有辦法現實裏去和他們講述我的經曆,所以我隻能沉默。除了這位道友,還有幾位道友,每次聊到信仰這一塊,就會有分歧,甚至他們會很驚異,為什麽網絡上嘻嘻哈哈抽象的我,每次聊到信仰就會異常嚴肅,搞得氣氛很尷尬。


所以,在修行上,我是一個沒有朋友的人,道不同,不相為謀。


師父,師叔,宣師兄是我的宗門,也是我唯一能暢談我經曆的“朋友”。


我去了我以前等最喜歡的盲盒店,進去轉了一圈,卻沒有任何購買的欲望。


新上映的電影,我也沒興趣,所有的吃喝玩樂,於我而言,都無法再帶給我快樂。


最後,我來到了南陽的石佛寺,是一個玉石翡翠的批發市場。


這很熱鬧,整整七八條街道,都在出售玉石翡翠,我很喜歡玉,如果是從前我一定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