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福晉她讀書少(1/4)

第588章 福晉她讀書少


“如她們所說這般,精通從商。”


這話翻譯一下便是:當初說得那麽差勁,現在卻做的這麽好,是欺君之罪!


聽到這話,若音心中“咯噔”了一下。


康熙看似隨意的問話,卻暗藏另一層意思。


而那些妯娌們,一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


若音放在腰間的手,冒出了不少細汗,浸濕了她的手絹。


“皇阿瑪,兒媳從前,確實不是做買賣的料,經過所有陪嫁莊子倒閉後,我才知道自個失敗的地方,想著要把酒莊好好經營下去,沒想到這樣摸索下來,就對經商,掌握了經驗和竅門,這才得以將買賣越做越好。”


古代的封建社會地位,一直都是按照士,農,工,商,依次排序。


商人,地位最是低下。


竟比農民和工人還要差勁。


甚至,商人的女兒都不能稱作良家女子。


當然,如果一邊從政,一邊從商的不算。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古代是農業社會,從秦朝直至清朝,無不強調以農為本。


這其中確有傳統,和關於百姓溫飽,甚至王朝穩定的考慮。


另外,都說無奸不商,很多商人唯利是圖,不是東西。


他們靠著做買賣,又壓榨底下的夥計,有的因此富可敵國。


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


有了錢,他們就過著妻妾成群,帝王般的生活。


甚至,商人之間還互相勾結,拉幫結派。


這樣的人,讓朝廷又愛又恨。


愛的是他們能納很多的稅。


恨的是他們威脅到了皇權。


所以,很多封建朝代的商人,最後的下場都是被抄家。


不過,好在清朝就不一樣了。


清朝的商人,幾乎是所有封建社會中,飛躍式上升的突破點,是地位最高的時候。


因為當年多爾袞入關時,發布了提高商人地位的政令。


清朝的商人可以捐官,俗稱買官。


否則的話,若音覺得自個,當真是跳進黃河都說不清了。


此時,上首的康熙沒說話,隻是用那種探究的目光,掃視著若音。


若音表麵平靜,可她的膝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