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大典(2)(1/2)

跳了一半,突然從台下飛出一匹錦布,而錦布上一名粉衣女子抱著一把琴踏步而去,眾人當眾吃驚,這女子還會輕功?


女子走到台中,然後席地而坐,背後是眾人之舞,前麵是清平之樂。


南天烈微勾了唇瓣笑了,果然沒讓他失望,這真是大大的驚喜。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明婉月,而那踏步而來也不是什麽輕功,不是是她變相設計出的威亞罷了。


隻見她蔥白玉指在琴弦上撥弄著,一股悠揚婉轉的琴音溢出,當比之前的琴音更為出色。


她輕啟朱唇便開口唱了起來,那歌聲猶如婉轉的黃鶯鳴穀十分的動聽。


從低吟到淺唱一弦一音都抓住了眾人的眼球,有不少人竟閉起了雙眼享受著繞梁之音,空靈之籟。


但到高音的部分,明婉月隻是唱了一句便陡然皺起了眉頭,她的嗓子出問題了,下麵怎麽辦?再唱的話絕對收不了,就在她不知道該怎麽辦。


這時突然一陣玉蕭之聲及時的響起,音質優美,醇厚又悠揚。


這應該是楊若之的蕭音,他應該是聽出她的聲音出問題了,這一般人還是聽不出來的,但是黃庭受過訓練之人都能聽得出來,明婉月的嗓子出問題了。


唱歌也是有技巧的,到高音副歌的時候一般都是用的假音,喉嚨的那塊肌肉怎麽發力,聲帶要怎麽震動,用鼻音還是用胸音,這都是內行才能聽得出來的。


雖說在坐的都是外行,可又有誰知道有沒有內行在裏麵呢?這要是聽了出來的話,會不會以為這費心準備的大典隻是吹噓的厲害呢?


再說,誰說沒有內行?禮部侍郎不就是內行嗎?


不管怎麽樣是不能開口唱了,明婉月靈機一動,改成了吟,也就是念。


悠然猛地拔高了琴音,鏗鏘有力,好在楊若之是一位不可多得音樂能手,很快就明白了明婉月的意思,於是琴蕭合鳴一點都沒有違和感。


高唱改為了淺吟,雖說讓人有些意外,但也無人回去追究這個。


而且那舞也跳的美,針線也走的靈活,終於,一曲歌舞完畢以後,眾宮女呈出了繡布,令人驚歎的是繡布上竟然秀出了一朵漂亮的牡丹花。


牡丹乃是花中之王,在這等唱歌之下肯定寓意的也是太後了,明婉月率眾人跪下,齊呼,“太後千歲千歲千千歲。”


台下的文武百官,後宮女眷也紛紛起身跪下迎合。


隻有南天烈和蕭敏兩人坐在位置上笑意盈盈。


節目進行到了尾聲也就是些歌舞曲樂之作了,蕭敏也下令大家可以開始吃東西了,於是都拿起了筷子,一邊吃飯一邊品論著台上的歌舞。


無非都是覺得歌曲新穎又有韻,格外還郎朗傷口,而明婉月總算得空了,於是便從後麵跑到了南天烈他們這邊來,她心中有過疑惑,不但不過也便轉瞬及消了,或許是因為天氣寒冷有點感冒她不知道?


總之她現在是暫時顧不上追究這樣了,因為她真的好餓。


這裏前排是留了她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