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出發了就不要問路在哪(1/2)

晚上九點多鍾,大井村徹底喧囂了起來。


村子的上空,彌漫狗叫、豬叫、雞飛狗跳聲。


所有的牲口,不安到恨不得一起叫喚。


牲畜們時不時會連續發出幾聲嘶喊,喊的那叫一個撕心裂肺,已然說明,正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它們的主人把它們胡亂宰殺了。


老人、女人、孩子們的哭聲,淩亂的腳步聲,提醒別落下什麽東西的焦急聲,從一家又一家、家家戶戶的上空傳了出來,此起彼伏。


就是在這麽亂的情況下,有的老人,尤其是個別的老爺子,他們平時不蔫聲不蔫語,此刻卻大聲強道:


“你們走吧,征兵征不到我頭上,我歲數過了,我來守祖墳、守祠堂,守家裏的一畝三分地。等有個一定了,給你們送信兒,到時候再家來,不能沒家啊。”


有的老人並不是為守著,而是:“你們走吧,我這身體逃不遠,會連累你們的。”


他們這樣一說,孝順的兒女們猶如生離死別般,哭的更歡了。


宋裏正倒是很想得開,別看他比這裏麵個別人歲數還大。


他沒去製止,因為在他看來,該講的道理已經講完了,也把宋福生說得那一套都重複給大夥聽了,再沒啥說的,誰也不可能挨家去硬勸。


宋裏正隻轉身對自家兒子大聲表態,也算是說給那些老人聽,企盼他們能動搖想法,當作最後一遍爭取:


“大兒,我得跟你們走,家趁多少畝田,我守著我也幹不動啊。


還守祠堂?我這麽大歲數了,再死裏頭,臭祠堂裏都沒人知道。


就算我身體不好扔半道上了,你們也能給我挖坑收屍。


甭管怎麽地,全家人在一起,抬眼就能看見子孫,要是我一人守在這,得抓心撓肝惦記。”


他大兒很感動,覺得這樣的爹才是好爹,這麽說是不想給兒女添亂。


而宋裏正這番話也算起了點作用,有的老人雖然繼續梗著脖子,可有的老人麵帶躊躇了。


就在村裏有的人家還在鬧誰走誰不走的時候,他們赫然發現,宋福生家的三台騾子車,已經率先出了院子。


並且在宋福生家後麵,跟著的是多年前來的外來戶,村裏有名的殷實人家高屠戶一家,這一家子比前麵的騾子車還闊氣,是三輛牛車。


宋福生和四壯駕駛第一輛騾子車,離很遠看到宋裏正就喊:“阿爺,走啦。”


“走!”


宋裏正一揮手,裏正家的大門立刻四敞大開。


兩輛牛車由兩個兒子駕駛,兩台手推車由五個孫子合力往外推,也出現在大夥麵前。


隻感覺呼啦一下,裏正一家浩浩蕩蕩也跟了上去。


大夥一看更急了,催促的,叫喊的,還有人嚷嚷著:再急也得去把糧食收了,不能扔地裏頭。


有膽子大的男人說,他娘滴豁出去了,被充軍沒命活,路上沒吃沒喝更沒命活,先搶收,大不了往山裏麵躲。


一句能往山裏麵躲,村裏很多人忽然好像心裏有了期盼,使得越來越多的男人從自家奔了出來,肩膀扛著鋤頭,腳下生風往地裏頭跑。


等這些人到了,他們又再次赫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