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1/2)

馬老太顧不得心疼藥湯子,趕緊放下飯碗,坐在人堆裏不停給宋福生使眼色,意思是:殺別人家的,殺別人家的。


可心裏卻犯含糊:


一,就她家是騾子,要是沒動了殺騾子的心,她三兒不能說的是騾牛,而該是老牛。


二,她三兒已經不是過去的她三兒了,她一哭二鬧三上吊以前好使,眼下可不中用。要是非殺她騾子,怎辦啊?


殺牲口在古代農家人眼裏是件天大的事兒,因為這裏有的農戶可能一輩子也置辦不起一頭牛。


相等於在現代,急用錢到了賣房的程度。


所以別說是有牲口的人家很緊張,就是在座沒牲口的幾戶人家,也跟著一臉愁得慌。


但事實擺在眼前,不用宋福生再重複一遍大夥心裏也明白,牲口很費水,比人能喝多了,現在的情況是真喂不起。牲口吃草,附近還幹燥的沒青草。


宋福生提醒道:


“不僅沒草沒水沒多少料了,你們還隻知其一,不知這裏麵還有個其二。


咱們人喝藥,就是怕天太熱、死人多,蚊蟲咬完這些腐爛臭肉,回頭再咬咱們,預防得病。


可你們想過沒有?牲口沒遮沒攔也會得病。


據我以前在書上看的,凡是這些疫病,通常都是從牲口那傳的,最唬人的一種就是當它們真得了疫病,誰摸過它,誰就被染上,一個傳染一個。


有的是鼠、有的是牛,傳染源多數是這些動物。”


高屠戶慌張瞪圓眼睛問:“小三子,真的?”


宋福生點頭,“所以先別說有沒有水喂,就是天還熱得這麽邪乎,以防萬一,咱這些家的牲口也都得殺掉。趁著它們沒病沒災,肉還能吃,殺了最起碼能當口糧。你等它倒下病了,絕對不能碰,餓死也不能吃。”


這個話題太沉重,大夥苦著臉議論,交頭接耳研究:殺,還是不殺。


殺了,明明大夥每家都能分到肉。


天太熱,殺誰家的牲口也不可能完全歸自家吃,吃不了,也沒太多鹽醃肉,現在就有人家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