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1/3)

噠噠噠的馬蹄聲,從宋茯苓跪地的正前方經過。


打馬經過的少年將軍陸畔,連個輕飄飄的眼神都沒留下,連掃都沒掃一眼這些難民。


卻給這些難民們高興壞了。


連連磕頭高呼道:“謝謝王爺,謝謝將軍,謝謝王爺,謝謝將軍。”


宋茯苓也跟著混在裏麵,十分不真誠的磕頭,就這麽一會兒磕了十好幾個了,但心裏確實是十分感謝。


隻因,那牛轟轟的帥哥,雖然懶得搭理他們。


但是卻讓隨從告知他們這幫人,前方三百裏處有山澗,有水。


七百裏處將抵達燕王管轄的第一個城池:幽州城。


幽州城門處設有難民施粥棚,不要滯留,速去。


宋茯苓、錢佩英一起伏地念叨:“謝謝王爺,謝謝將軍,謝……”


宋茯苓悄悄坐直身體,看到那些大兵們走遠了,拽了一把錢佩英,握著錢佩英的手,兩眼放光激動道:


“娘,你聽見了嗎?太好了,咱們能進城了。三百裏有水,七百裏就到地方了,快點趕路,十天八天就能到,別歇著了,趕路!”


隨著宋茯苓這話,大家夥更是跟著興奮了起來。


興奮大勁到,宋裏正都哭了,高屠戶也跟著眼圈泛紅。


歲數大的人馬上開始唱頌歌,歌頌燕王心係天下、心懷百姓。


要知道,不是哪個王爺都能做到放難民進城的。


有的殺戮重的王爺,攻城掠地第一件事甚至是屠城。隻因你又不是他的子民,更恨在攻城時,城中百姓負隅頑抗,讓他損失良將。


所以,這麽一對比,在遭災的時候,燕王沒下令緊閉城門,真算是心懷百姓了。


尤其是這麽多逃荒的難民,將要一起往人家城裏衝,被放進去要麵臨的問題有很多。


說句不好聽的,一個個跟鬼子進村、蝗蟲過境似的。就看看這一路:這一路過來,給人不需要逃難的都弄的舉家逃荒了,可謂是走哪哪窮,等進了城,得吃人多少米、喝人多少水,嚴重影響人當地百姓的治安與生活。


可見,這不是誰都有那個魄力能接收的。


現在這位陸小將軍給了準信,終於踏實了。


隻要有命走到,就有地兒可去,可下有官府管了,不會眼睜睜瞅他們死,能不激動到哭嗎?


“走,今兒再走個十裏八裏地。”附近好幾夥難民張羅起來。


就連丟孩子的那夥人,除了娃的爹娘在悲痛不已,家裏的其他人也已經開始規整東西要重新出發了。


宋茯苓他們不知道的是,這位陸將軍告知準信的舉動也救了他們。


本來有一夥人已經盯上了他們,就等著後半夜趁大夥熟睡偷糧搶糧。


別以為旁人沒發現,人餓大勁了對食物的嗅覺是很敏感的。這夥人竟然眼下還有鹽,隻有鹽煮出的湯才會那麽香,怎能不拚命搶一次?


他們餓死了,他們要餓死了。


可陸將軍說了,前麵有水,有山,那就會有草有樹皮,和這夥二百多人的隊伍去拚命搶糧?想搶的人擱心裏掂量來掂量去,估摸搶下來也會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都走到這一步了,誰也不想亡。


如果不知道前麵有希望,或許就拚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