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1/4)

滕頭深吸口氣,幹掉了杯中酒。


隨後從懷裏掏出幾張紙。


有兩張紙是通城文書,從這裏到達奉天城,共經過兩城池七縣鎮,兩城池分別是均州城和勳陽城。


每到城門前就要掏出來這兩張紙,讓守城官戳上印,缺一個印到達奉天城都是麻煩,那裏是天子腳下,管的極嚴。


滕頭和宋福生頭對頭,比劃著他給畫的簡易路線圖,細細囑咐著:


看到沒?這是均州城的施粥地點,從城門這裏進去,一路直行,然後到達這個十字道口左拐。


這是勳陽城的施粥地,也是從城門進去,一直走,有小的交叉道口不用拐,直瞧到有個門麵大的打鐵鋪,叫吳記,從這裏拐,直走,就能看到了。


隻有兩個城池有設這種施恩點,七縣鎮是沒有的。


滕頭又指著兩城七縣鎮的出城路線圖,問這些你看的懂吧?


宋福生點了下頭。


滕頭瞅著宋福生不放心地囑咐道:


“你們人多,手推車也多,而且還都穿成這樣。


記住,盡量進入城鎮後,隻去我給你畫的施粥點,別的地方最好別去。沒有我們這樣的人跟著你們,你們很容易被當地的官差截住盤問、甚至帶走,會很麻煩。


所以,缺什麽東西,補給,都盡量在客棧,哪怕多花銀錢,也別去人家那集市區,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明白,宋福生心想,不就是說,我們一個個造的像盲流子似的,人數還多,即便不把我們當土匪地痞截住,也得嫌我們影響市容嘛。


滕頭用手指敲了敲桌子,思考一下還有什麽要補充的:


“對了,像你今夜投宿的客棧,不知你有仔細瞧過沒?


幌子上有個朝廷的標誌,你就找帶這種標識的客棧投宿。剛怎麽和這個掌櫃的說,到別的地方就怎麽談。


一般幾十裏、最遠五十裏,就會有這種幌子上有標識的、商和農等三家客棧。”


宋福生點頭,商農就不提了,幌子有標識就屬於政府招待所唄。


“商人投宿的客棧,還有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